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8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检测涵盖微生物指标、物理性能及化学安全性等核心参数。重点包括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筛查、渗透性能、抗张强度及荧光增白剂等关键项目检测。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方法确保产品卫生安全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微生物限度:测定细菌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关键参数包括需氧菌计数≤200CFU/g,真菌≤100CFU/g
致病菌检测:筛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
吸水倍率:量化材料液体吸收能力,参数要求卫生巾≥9.0g/g,纸尿裤≥4.5g/g
渗透性能:评估液体扩散速度,回渗量≤1.0g,滑渗量≤20mL
抗张强度:测试干湿状态断裂强力,纵向湿抗张强度≥1.30kN/m
荧光增白剂:定性定量分析光学增亮剂,禁用可迁移性荧光物质
甲醛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甲醛,限量≤75mg/kg
可迁移性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0.2mg/kg,镉≤0.1mg/kg
pH值:电极法测量水提取液酸碱度,范围5.5-8.0
环氧乙烷残留:气相色谱检测灭菌剂残留,婴儿用品≤2μg/g
皮肤刺激性:体外重组表皮模型评估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70%
检测范围
妇女卫生用品:卫生巾、护垫、卫生棉条的吸收及防漏性能检测
婴儿护理产品:纸尿裤、拉拉裤、隔尿垫的渗透性和皮肤安全性评估
医用敷料类:纱布片、手术洞巾、医用棉签的无菌保证验证
成人失禁用品:护理垫、纸尿裤的吸收速率和再润湿量测试
湿巾类产品:婴儿湿巾、消毒湿巾的微生物限度和防腐效能
卫生用纸:面巾纸、厨房用纸的微生物负荷和强度检测
卫生护具:医用口罩、防护服的颗粒过滤效率及合成血液穿透
餐饮容器:纸杯、纸碗的荧光物质迁移和耐温性能
卫生材料:无纺布、绒毛浆的纤维成分和杂质含量分析
卫生器具:便盆、尿壶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评估
检测标准
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28004-2011《纸尿裤(片、垫)》
GB/T8939-2018《卫生巾(护垫)》
ISO12625-15卫生纸制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ISO9073-6无纺布吸收性测定
ISO536纸张定量测定
ASTMF2900湿巾防腐效能评估
EN1644-1医用敷料无菌要求
GB/T27728-2011湿巾标准
GB/T20810-2018卫生纸标准
检测仪器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控制范围0-60℃,用于微生物标准培养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0-500N,精度±0.5%,测量抗张强度
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检测模式,测定重金属迁移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C18,分析荧光增白剂成分
自动液体渗透测试仪:定时精度0.01s,测定滑渗回渗参数
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环氧乙烷检出限0.01μg/g
激光粒子计数器:0.3μm粒径分辨率,验证空气洁净度
pH计:复合电极,测量精度±0.01,测试提取液酸碱度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