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8
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测用于眼科视网膜成像评估。检测要点包括高分辨率图像捕获、视网膜层厚度测量精度、病变识别灵敏度等。确保设备性能符合临床诊断需求,重点监控激光稳定性和图像对比度。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视网膜厚度测量: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结构,参数包括测量精度±5μm、扫描深度范围200-800μm。
视盘轮廓分析:检测视神经乳头形态变化,参数包括杯盘比计算误差±0.05、边缘分辨率≤10μm。
黄斑区成像:监测黄斑中心凹完整性,参数包括最小可识别尺寸5μm、对比度比≥100:1。
血管直径量化:测量视网膜血管宽度变化,参数包括直径误差±2μm、血流速度分辨率0.1mm/s。
病变识别精度:验证荧光斑点检测能力,参数包括最小病变尺寸10μm、识别成功率≥95%。
图像对比度评估:分析明暗区域比值,参数包括动态范围≥70dB、灰阶分辨率256级。
扫描速度测试:评估快速成像性能,参数包括帧率≥30fps、扫描时间延迟≤10ms。
激光功率稳定性:监控输出波动,参数包括功率漂移≤±2%、波长一致性±5nm。
自动对焦精度:测试焦点控制能力,参数包括焦点误差≤±1μm、响应时间≤0.5s。
三维重建能力:评估立体成像质量,参数包括深度分辨率≤100μm、轴向扫描范围500μm。
检测范围
青光眼筛查:用于早期识别眼压相关视神经损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监测微血管渗漏和缺血区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评估: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和萎缩。
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析:观察血流中断和水肿状况。
视神经炎监测:评估炎症引起的视盘肿胀。
视网膜脱离诊断:识别层间分离和裂孔迹象。
白内障术前评估:确保视网膜结构可视化清晰度。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研究: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进展跟踪。
眼部肿瘤检测:定位和量化肿瘤大小及浸润。
术后随访:监控视网膜手术恢复及并发症。
检测标准
ISO10940:2009眼科仪器-眼底相机性能要求。
GB/T16886.1-201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
IEC60601-2-57医用电气设备-第2-57部分:非激光光源诊疗设备基本安全。
ASTMF2352-05眼科成像设备分辨率测试方法。
GB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通用要求。
ISO15004-2眼科仪器-基本要求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危害防护。
GB/T26125医用激光设备安全规范。
检测仪器
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生成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功能包括激光扫描和实时图像采集。
眼底成像设备:辅助宽视野视网膜拍摄,功能包括广角捕获和照明控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提供互补深度成像,功能包括断层分析和厚度映射。
激光功率监测装置:测量输出稳定性,功能包括实时功率校准和漂移检测。
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扫描数据,功能包括自动病变识别和参数量化。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