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纸杯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0
一次性纸杯检测是保障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物理性能、化学安全及微生物指标进行系统性评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杯身挺度、渗漏性能、重金属迁移量及荧光增白剂含量等关键参数,严格遵循GB/T27590-2011等国家标准要求。通过科学方法验证产品在承重、耐温及卫生安全方面的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一次性纸杯的物理性能检测涵盖容量偏差率、杯身挺度与垂直压溃强度三项基础指标。容量偏差率验证实际装液量与标称值的误差范围;杯身挺度测试评估纸杯直立状态下的抗变形能力;垂直压溃强度测定杯底承受垂直压力的极限值。
化学安全检测重点监控重金属迁移量(铅、镉、汞、铬)、荧光增白剂残留及溶剂残留三大类指标。依据GB 31604.1-2015标准模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物质迁移过程,采用食品模拟液浸泡法测定可迁移元素含量。
微生物指标检测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霉菌酵母菌三项卫生指标。针对直接接触饮品的内壁涂层或纸质基材进行表面取样培养,验证生产环境与包装密封性的卫生达标情况。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各类冷热饮用一次性纸杯产品:按用途分为冷饮杯(4℃±1℃)、热饮杯(90℃±5℃);按结构分为单层纸杯、双层隔热杯及淋膜涂层杯;按容量规格覆盖50mL至500mL常规产品。
特殊功能性纸杯需增加专项测试:含印刷图案产品需进行油墨附着力测试与苯类溶剂残留分析;添加提手的纸杯需进行握把抗拉强度试验;可降解环保型纸杯需依据GB/T 38082-2019进行生物分解率验证。
检测方法
物理性能测试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容量偏差率通过精密量筒进行三次平行测定;挺度测试使用数字式挺度仪在(23±2)℃环境下测量纵向/横向弯曲强度;渗漏性能通过专用测试仪施加(3.0±0.2)kPa负压维持30秒观察泄漏情况。
化学指标检测执行严格的前处理流程:重金属迁移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经4%乙酸溶液浸泡后的迁移物;荧光增白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溶剂残留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检测16种常见有机挥发物。
微生物检验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建立:菌落总数采用平板计数法在(36±1)℃培养48小时;大肠菌群使用VRBA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霉菌酵母菌通过孟加拉红培养基在(28±1)℃下培养5天统计菌落形成单位。
检测仪器
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备500N载荷传感器用于垂直压溃强度测试,精度达到±0.5%;恒温恒湿箱控制温度精度±0.5℃、湿度波动度±3%RH,模拟产品储运环境;迁移量测试装置包含全玻璃回流冷凝系统与特氟龙浸提容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现ppb级重金属元素检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备石英比色皿完成荧光物质吸光度测定;生物安全柜达到ISO 14644-1 Class 5洁净度标准保障微生物检验可靠性。
辅助设备包含千分之一分析天平、pH计校准系统及自动旋涡混合器构成完整检测链。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年度校准,确保测量结果溯源性。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