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温度计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31
玻璃温度计作为传统测温工具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与工业领域。本文依据JJG130-2018《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等技术规范,系统阐述示值误差、热稳定性、浸没深度影响等核心检测项目,分析实验室级、工业级及医用温度计的差异化检测要求,为计量机构提供标准化检测流程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玻璃温度计的核心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技术指标:
示值误差:通过标准温度源比对验证各标定点的最大允许误差(MPE),实验室级温度计需达到±0.1℃精度
热稳定性:在极限工作温度下进行10次循环测试,观察毛细管与感温泡的物理形变
浸没深度影响:分别测试全浸式与局浸式温度计在不同浸没比例下的示值偏差
滞后效应:记录升降温过程中同一温度点的读数差异值
液柱断裂检查:采用离心加速度法验证液柱连续性
外观完整性:包括刻度线清晰度、毛细管均匀性、感温泡焊接质量等目视检查
检测范围
分类依据 | 具体类型 | 典型参数 |
---|---|---|
使用场景 | 实验室精密型 | -30~300℃/分度值0.1℃/全浸式 |
工业过程型 | -80~500℃/分度值1℃/金属护套式 | |
医用体温型 | 35~42℃/分度值0.1℃/三棱放大结构 | |
介质类型 | 汞基/有机液体(煤油、乙醇)/镓基合金 | |
精度等级 | Ⅰ级(±1个分度)/Ⅱ级(±2个分度) |
检测方法
比较法检定:
使用二级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参考标准
在恒温槽内建立0.01℃级别的温场均匀性
采用三点法(始点、中点、终点)进行线性校准
定点法验证:
利用纯物质相变点(如水的三相点0.01℃)建立基准
对高精度温度计进行绝对校准
测量时间需持续至液柱停止移动后30分钟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