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2
煤焦油检测是评估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涵盖成分分析、污染物筛查及工艺适用性验证等核心内容。专业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GB/T)及行业规范(ISO/ASTM),重点控制苯系物、多环芳烃(PAHs)、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指标,确保数据精确性与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煤焦油检测体系包含基础物性参数与特征组分分析两大类别:
物理性质指标:密度(20℃)、运动粘度(50℃)、闪点(闭口杯法)、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法)、灰分(高温灼烧法)及甲苯不溶物
化学成分分析:苯并[a]芘等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定量分析;萘、菲、蒽等单环/多环芳烃分布谱;游离碳含量测定
污染物筛查:铅、汞、砷等8种重金属元素总量及形态分析;硫化物(总硫/形态硫)、氮化物含量测定
工艺性能测试:馏程特性(初馏点至380℃分段收集)、残炭值(康氏法)、热稳定性试验(180℃×24h老化实验)
检测范围
煤焦油检测覆盖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节点:
原料分级鉴定:高温煤焦油与中低温煤焦油的组分差异分析
加工过程监控:蒸馏塔进出口物料组分变化跟踪;加氢精制前后硫/氮脱除率计算
终端产品合规性验证:炭黑原料油喹啉不溶物控制;浸渍沥青软化点/结焦值测试;燃料油应用场景的闪点/硫含量限值核查
环境安全评估:土壤/水体中煤焦油污染物溯源分析;工业场地修复效果评价的PAHs消减率测定
检测方法
标准化分析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与法律效力:
GB/T 24209-2021 煤焦油运动粘度测定(逆流毛细管法)
GB/T 2292-2018 煤焦油甲苯不溶物含量测定(离心分离法)
ISO 5666:2020 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方法
ASTM D5292-2017 煤焦油中碳型分布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法
HJ 834-2017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索氏提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
SH/T 0657-2017 元素分析仪测定煤焦油中碳/氢/氮含量
检测仪器
高精度仪器设备支撑复杂基质样品分析:
全自动运动粘度仪:配备恒温浴槽与光电计时模块,测量精度达±0.1%
同步热分析仪(STA):同步测定灰分含量与热失重曲线,升温速率0.1-50℃/min可调
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实现PAHs异构体分离与ppb级定量检测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重金属元素检出限低至0.01μg/kg
高温模拟蒸馏仪: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测定沸点达720℃的重组分馏程分布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解析煤焦油中上万种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