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8
矿泉水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核心环节,需依据国家标准对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污染物及感官特性进行系统分析。重点涵盖pH值、总溶解固体、重金属离子等关键参数检测,同时需关注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筛查。本文从项目分类、技术规范到仪器选型提供全流程技术解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矿泉水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理化指标分析涵盖pH值(6.0-8.5)、总溶解固体(≥1000mg/L)、钠离子(≤200mg/L)等基础参数;微生物检测重点监控菌落总数(≤50CFU/mL)、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及致病菌;污染物专项检测涉及铅(≤0.01mg/L)、镉(≤0.003mg/L)等24种重金属元素,以及亚硝酸盐(≤0.1mg/L)等化学污染物;感官特性评估包括色度(≤15度)、浑浊度(≤5NTU)和气味特征判定。检测范围
检测覆盖水源地至成品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源监测需执行GB 8537-2018规定的动态监测方案,重点分析锶(≥0.20mg/L)、偏硅酸(≥25.0mg/L)等界限指标;生产过程控制涵盖臭氧浓度(0.4-0.6mg/L)、灌装车间空气洁净度(≤100CFU/m³)等关键工艺参数;成品水检验实施批次抽样制度,对溴酸盐(≤0.01mg/L)、总α放射性(≤0.5Bq/L)等潜在风险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方法
采用国际通行的分析化学与微生物学技术体系:重金属元素测定执行GB 5009.268-2016规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出限达0.01μg/L级;挥发性有机物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T-GC/MS),可识别60种以上化合物;微生物检验依据GB 8538-2022标准实施膜过滤培养法,使用m-HPC培养基在36±1℃下培养72小时;放射性核素分析采用低本底α/β测量仪配合放射化学分离技术。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