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维生素K3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9
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是饲料添加剂中常用的维生素补充剂,其含量及稳定性直接影响动物健康与产品质量。本文依据GB/T18872-2017等标准规范,系统阐述饲料中维生素K3的检测项目、适用范围、分析方法及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饲料中维生素K3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指标: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主成分含量测定、代谢产物甲萘醌的定量分析、制剂稳定性评估(包括热稳定性与湿度敏感性测试)、添加剂配伍干扰物质筛查四大类。根据GB/T 18872-2017《饲料中维生素K3的测定》规定,需同步测定干燥失重、灼烧残渣等物理指标以验证样品纯度。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配合饲料(畜禽/水产)、浓缩饲料、预混料及宠物食品等全品类商品化饲料产品。具体包括:
1. 粉状/颗粒状全价配合饲料
2.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含多维制剂)
3. 水产膨化饲料及特种动物饲料
4. 含抗氧化剂复合配方饲料
需特别关注高脂肪(≥8%)、高纤维(≥15%)等特殊基质样品的预处理要求。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依据GB/T 18872-2017建立的反相色谱法为基准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3.0)(65:35),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51nm。前处理需经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脱水及0.45μm滤膜过滤。
紫外分光光度法(UV):适用于快速筛查分析。将样品经乙醇提取后于251nm处测定吸光度值,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该方法需严格控制pH值在6.5-7.5区间以消除辅料干扰。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针对复杂基质样品建立的确证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选择m/z 225→187、m/z 225→159特征离子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二元梯度泵、柱温箱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要求波长精度±1nm、基线噪声≤±1×10-5AU。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需具备1nm光谱带宽及自动波长校准功能。
液质联用仪: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配备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质量数范围50-1000amu。
辅助设备:包括超声波提取仪(频率40kHz)、高速离心机(≥12000rpm)、旋转蒸发仪(真空度≤5mbar)及0.22μm微孔滤膜。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ISO/IEC 17025体系认证并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