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发泡剂成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混凝土发泡剂成分检测是评估材料性能与合规性的关键环节,主要针对表面活性剂含量、稳泡组分比例及有害物质限量等核心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标准化方法测定pH值、密度、发泡倍数等参数,结合光谱与色谱技术实现精准成分解析,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混凝土发泡剂的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化学成分分析与物理性能测试两大体系:
主成分定量: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聚醚类占比)
功能组分分析:稳泡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增稠剂(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分布及浓度
有害物质筛查:甲醛释放量(≤50mg/kg)、可溶性重金属(铅≤90mg/kg,镉≤75mg/kg)
物理参数测定:pH值范围(6.5-8.5)、密度(1.01-1.15g/cm³)、发泡倍数(≥30倍)、泌水率(≤20%)
稳定性验证:常温储存6个月后的有效成分衰减率及发泡性能保持度
检测范围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型 |
---|---|
化学组成 | 合成类(磺酸盐系/聚硅氧烷系) |
蛋白质类(动物水解蛋白/植物提取物) | |
复合型(有机-无机复合体系) | |
应用场景 | 建筑保温用轻质混凝土(干密度≤600kg/m³) |
填充工程用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1.5MPa) | |
特殊要求 | 耐高温型(工作温度≥150℃)、抗冻融型(-30℃循环测试) |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采用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210nm,实现表面活性剂单体的分离定量。
红外光谱分析(FTIR)
制备KBr压片样本,扫描范围4000-400cm⁻¹,通过特征吸收峰识别(如磺酸基团在1180cm⁻¹处的强吸收),判定功能基团种类。
电位滴定法
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游离酸/碱含量:称取5.00g样品溶解后,以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8.3终点。
比重计法
采用恒温(20±0.1℃)密度测量装置,依据GB/T21862标准测定溶液密度值。
泡沫性能测试系统
标准条件下将发泡剂稀释至工作浓度后注入罗氏泡沫仪,记录初始泡沫高度及25℃下30min后的残留高度。
检测仪器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系统
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ChemStation工作站,实现0.1μg/mL级表面活性剂检出限。
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0 FTIR光谱仪
配置ATR附件和OMNIC软件包,支持实时谱库比对功能。
Mettler Toledo T50电位滴定仪
集成动态等当点识别算法,酸碱滴定精度达±0.02mL。
Sartorius DMA4501密度计
U型振荡管原理设计,测量分辨率0.0001g/cm³。
Copley FOAMTEST泡沫分析仪
符合ISO696标准要求,配备高精度激光测距传感器。
PerkinElmer PinAAcle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
火焰/石墨炉双模式运行,重金属元素检出限达ppb级。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