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评估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10
生物利用度评估检测是评估药物或物质在生物体内吸收和利用程度的关键过程。它涵盖体外溶出度测试、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核心环节,测量参数包括血药浓度峰值、曲线下面积等,以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测要点涉及样品制备、仪器校准和数据分析的精确控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测试产品与参比产品的吸收效率,参数包括90%置信区间计算。
绝对生物利用度:测定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全身循环的比例,参数涉及计算范围0-100%。
溶出度测试:评估固体剂型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的溶解速率,参数包括溶出介质pH 1.2-6.8和转速50-150 rpm。
Cmax测定:测量血药浓度峰值,参数包括采样时间点精度±5分钟。
Tmax测定:确定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参数涉及时间分辨率0.1小时。
AUC计算:分析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参数使用梯形法积分。
吸收速率常数:描述药物吸收速度,参数单位为h⁻¹。
代谢产物分析:检测药物在体内的转化产物,参数包括检测限0.1 ng/mL。
蛋白结合率:评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参数结合百分比范围10-99%。
生物等效性研究:验证两种制剂是否等效,参数涉及90%置信区间。
半衰期测定:计算药物浓度减半所需时间,参数精度±10%。
清除率评估:测量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速率,参数单位L/h。
分布容积分析: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参数计算精度5%。
检测范围
口服片剂:评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效率。
注射剂:测量静脉给药后的直接生物利用度。
透皮贴剂:分析皮肤渗透和全身吸收程度。
鼻腔喷雾剂:评估鼻粘膜吸收速率。
眼科制剂:测定眼内药物分布和利用度。
食品补充剂:检测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的吸收效率。
化妆品:评估皮肤接触物质的吸收安全性。
农药残留:分析环境暴露下的生物利用度风险。
工业化学品:毒理学评估暴露后的吸收程度。
生物技术产品:如蛋白质药物的体内利用效率。
中药制剂:测量传统药物的吸收特性。
环境污染物:评估土壤或水中物质的生物可利用性。
检测标准
ISO 10993-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生物利用度测试规范。
ASTM E2526:体外溶出度测试方法标准。
GB/T 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通用要求。
GB 5009.1:食品检测通用标准中的生物利用度评估。
ISO 16620-1: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利用度测试指南。
GB/T 5750: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相关部分。
ISO 18593:环境样品生物可利用性评价方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和定量药物成分,功能包括检测血药浓度精度±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灵敏度分析药物和代谢物,功能支持定量限0.01 ng/m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溶出度或浓度吸收,功能波长范围190-800 nm。
自动溶出测试仪:模拟胃肠道环境进行体外测试,功能控制温度37±0.5°C和pH。
动物代谢笼系统:收集生物样本进行体内研究,功能包括样本采集时间控制。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低浓度药物荧光信号,功能灵敏度0.1 μg/mL。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