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剃须刀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7
一次性剃须刀检测需通过系统性质量评估确保产品安全性与功能性。核心检测项目涵盖材料成分分析、刀片锋利度测试、结构稳定性验证及卫生指标检验等环节。重点关注重金属迁移量、刀刃微观形貌、握柄抗压强度等关键参数,依据GB/T38743-2020《剃须刀通用技术要求》及ISO22718标准建立完整检测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一次性剃须刀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材料成分分析
塑料手柄材质: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酯等塑化剂含量测定
金属部件:镍释放量(EN 1811:2011)、铬迁移量(GB 31604.49)
涂层材料:全氟化合物(PFCs)残留量(EPA 8321B)
物理性能测试
刀刃锋利度:皮肤模拟材料切割力值(ASTM F2194)
刀片保持性:重复切割试验后的刃口完整性(ISO 8442-5)
结构强度:握柄抗压强度(≥50N)、铰链疲劳寿命(≥500次开合)
卫生安全指标
微生物限度:需氧菌总数≤100CFU/g(GB 15979)
细胞毒性:MTT法测定浸提液细胞存活率≥70%(ISO 10993-5)
包装完整性验证
灭菌包装密封性:色水渗透试验(ASTM F1929)
加速老化试验:40℃/75%RH环境下贮存90天性能变化率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产品类型:
产品分类
单层/多层刀片结构(1-5刃设计)
直柄/折叠式手柄设计
带润滑条/防护网特殊配置型号
适用标准
中国强制标准:GB/T 38743-2020《剃须刀通用技术要求》
欧盟法规:REACH法规附件XVII受限物质清单
美国规范:FDA 21 CFR 878.4820医疗器械分类要求
特殊场景扩展
航空运输环境模拟:低压(55kPa)状态结构稳定性测试
极端温度耐受性:-20℃冷冻24小时后机械性能变化率测定
检测方法
材料分析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塑料材质指纹图谱比对(ASTM E12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EPA 6020B)
机械性能测试方案
三维力学测试系统:多轴向载荷模拟(ISO 10328)
显微硬度计:刀刃维氏硬度测定(HV0.3标尺)
扫描电镜(SEM):刃口缺陷检测(放大倍率1000×)
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应用场景 |
---|---|---|
检测服务范围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备案信息 © 京ICP备15067471号-1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