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4
粗骨料检测是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主要针对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关键检测指标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压碎值等参数,需严格遵循GB/T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等行业标准执行。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可有效评估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粗骨料常规检测涵盖以下8类核心指标:
颗粒级配分析:测定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比例
含泥量与泥块含量:评估杂质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异形颗粒
压碎指标测试:表征骨料抗破碎能力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参数
吸水率测定:反映骨料孔隙率特征
坚固性试验:评价抗冻融及化学侵蚀能力
碱活性检验:预防碱-骨料反应危害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4类粗骨料的质量控制:
天然岩石骨料: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等破碎加工品
卵石类骨料:河流冲积形成的天然砾石
再生骨料:建筑废弃物破碎再生制品
工业副产品骨料:冶金矿渣、煤矸石等工业固废加工品
应用领域覆盖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及预制构件生产等场景。
检测方法
筛分法(GB/T 14685-2022):采用标准方孔筛进行干筛或水筛试验,绘制级配曲线
冲洗法(JGJ 52-2006):通过淘洗-烘干流程测定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规准仪法(ASTM D4791):使用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板进行形态判定
压力试验机法(ISO 20290-3:2019):单轴加压测定压碎指标值
比重瓶法(GB/T 17431.2):基于阿基米德原理测定表观密度
硫酸钠浸泡法(GB/T 14684):通过五次循环浸泡评估坚固性指标
岩相分析法(JGJ/T 70):结合XRD/XRF技术鉴定碱活性成分
检测仪器
标准试验筛组:包含4.75-90mm系列方孔筛及底盖
电子分析天平:量程10kg以上,精度0.1g级实验室天平
针片状规准仪:配备间距可调的平行钢板系统
压力试验机:2000kN级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机
恒温干燥箱:温度范围105±5℃的可编程烘箱
容积升组套:10L标准容量筒及捣棒套装
碱活性试验箱:带温度湿度控制的加速反应装置
激光粒度分析仪:用于微细颗粒的辅助分析测试
所有仪器设备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试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5)℃,湿度≤80%RH。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