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7
餐具检测是保障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重点针对重金属迁移量、微生物污染、物理性能及化学物质残留等核心指标进行系统性分析。检测过程严格遵循GB4806.1-2016等国家标准及ISO4531国际标准,通过实验室精密仪器与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数据精准化评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餐具检测涵盖五大核心项目:
1. 重金属迁移量:依据GB 31604.1标准测定铅(Pb)、镉(Cd)、汞(Hg)、铬(Cr)等元素在4%乙酸溶液中的溶出量
2. 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定量分析
3. 物理性能测试:涉及抗冲击强度(ASTM D256)、耐磨损度(ISO 9352)、边缘锐利度(EN 14372)等机械特性
4. 化学物质残留:重点检测三聚氰胺迁移量(GB 31604.2)、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GB 31604.30)、甲醛释放量(GB 5009.61)
5. 耐温性测试:评估-20℃至150℃温度循环下的形变率与开裂风险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六类常见餐具:
1. 陶瓷餐具:重点监测釉料中铅镉溶出量及放射性核素(GB 12651)
2. 玻璃餐具:硼硅酸盐玻璃的耐热冲击性(ISO 718)与重金属析出量
3. 不锈钢餐具:镍(Ni)迁移量(GB 9684)及晶间腐蚀测试(ASTM A262)
4. 塑料餐具:双酚A(BPA)残留(GB 31604.10)及高锰酸钾消耗量(GB 31604.2)
5. 密胺餐具:甲醛单体迁移量(GB 31604.48)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稳定性
6. 竹木餐具:五氯苯酚(PCP)残留(GB 31604.32)及防霉剂渗透深度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四大方法体系: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用于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检出限0.01mg/kg)
2. 微生物培养法:采用VRBA培养基进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3)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有机挥发物及增塑剂含量(GB/T 23296.26)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多元素同步分析(RSD≤5%)
5.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快速筛查表面重金属污染
6. 热重分析法(TGA):评估材料热稳定性与分解温度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七类专业设备:
1. 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石墨炉系统与氢化物发生器
2. 微生物培养箱:双温区控制(25-60℃±0.5℃)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
4. 恒温迁移测试系统:可编程温度控制(±0.1℃)
5. 电子万能试验机:最大载荷50kN(精度等级0.5级)
6. 热解析仪-气质联用系统:TD-GC/MS联用平台
7. X射线衍射仪(XRD):物相分析精度达0.01°
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表面形貌分析系统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