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污泥检测是评估废弃物处理效能和环境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涵盖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浓度、病原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等核心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操作流程,通过科学分析为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污泥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理化性质分析:含水率(60-85%典型值)、pH值(6.5-8.5)、电导率(≤5000μS/cm)、灼烧减量(30-60%)
重金属污染物:重点监测镉(Cd≤20mg/kg)、汞(Hg≤15mg/kg)、铅(Pb≤1000mg/kg)、铬(Cr≤1000mg/kg)等8种管控元素
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Σ16PAHs≤6mg/kg)、石油烃(C10-C40≤5000mg/kg)、邻苯二甲酸酯类(Σ6PAEs≤100mg/kg)
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500MPN/g)、蛔虫卵死亡率(≥95%)、细菌总数(≤10^6CFU/g)
热值分析:干基低位发热量(≥3500kJ/kg可资源化)、灰分含量(≤60%)
检测范围
污泥类型 | 主要特征污染物 | 适用标准 |
---|---|---|
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 | 重金属、微塑料、药物残留 | GB/T 23484-2009 |
工业废水处理污泥 | 特定行业特征污染物(如电镀污泥含氰化物) | HJ/T 299-2007 |
河道清淤底泥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 | CJ/T 309-2009 |
农业养殖污泥 | 抗生素抗性基因、氮磷超标 | NY/T 395-2012 |
应急污染事故污泥 | 突发性特征污染物(如溢油事故) | HJ 25.2-2019 |
检测方法
重量分析法:依据GB/T 27857-2011测定含水率及灼烧减量,采用105℃恒重法和550℃马弗炉灼烧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按HJ 491-2019进行重金属总量测定,石墨炉法检测ppb级痕量金属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执行HJ 805-2016测定半挥发性有机物,DB-5MS色谱柱分离目标物
微生物培养法:依照GB/T 23486-2009进行病原菌检测,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卵囊分离技术
量热仪法:参照GB/T 213-2008测定干基低位发热量,氧弹式量热计精度±0.1%
检测仪器
烘箱/马弗炉系统
- DHG-9070A型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1℃)
- SX2-12-16N箱式电阻炉(最高温度1600℃)
光谱分析设备组
- AA-6880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石墨炉双模式)
- ICP-OES 7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EDX8800H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快速筛查)
色谱质谱系统组
- GCMS-QP2020 NX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I源)
- UPLC I-Class/Xevo TQ-S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 ASE350加速溶剂萃取系统(自动化前处理)
微生物检测平台
- BSC-1500IIA2生物安全柜(二级防护)
- LRH-250F恒温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5℃)
- PCR扩增仪(病原菌分子检测)
辅助设备组套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包件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