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材料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4
3D打印材料检测是确保增材制造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涵盖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等核心指标。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验证材料的抗拉强度、耐温性、尺寸精度及生物相容性等参数,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及工业制造等领域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本文系统阐述检测项目分类、适用材料范围及主流技术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3D打印材料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力学性能测试:拉伸强度/模量、弯曲强度/模量、压缩强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寿命
热性能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融温度(Tm)、热变形温度(HDT)、热膨胀系数(CTE)
化学成分表征:元素组成分析、官能团鉴定、残留单体含量测定及重金属迁移量
微观结构观测:层间结合状态、孔隙率分布、晶粒尺寸测量及表面缺陷识别
功能性验证:尺寸公差控制、表面粗糙度(Ra)、生物降解速率及导电/导热系数
检测范围
材料类别 | 典型代表 | 应用场景 |
---|---|---|
热塑性塑料 | ABS/PLA/PEEK/PA12 | 工业模具/汽车部件 |
光敏树脂 | SLA/DLP专用树脂 | 精密铸造/齿科修复 |
金属粉末 | 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 | 航空航天植入物 |
陶瓷材料 | 氧化铝/氮化硅/羟基磷灰石 | 高温器件/骨支架 |
复合材料 | 碳纤维增强基材 | 承重结构件 |
检测方法
力学测试规范
拉伸试验:ASTM D638/D3039(塑料/复合材料)
弯曲试验:ISO 178/ASTM D790
冲击试验:ISO 180/ASTM D256(悬臂梁法)
热分析技术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ISO 11357-3测定相变温度
热重分析(TGA):ASTM E1131评估热稳定性
动态机械分析(DMA):ASTM D4065测量粘弹性
成分分析方法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ASTM E1252鉴定官能团
X射线荧光光谱(XRF):ISO 3497测定金属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ASTM D7796分析VOCs释放量
微观表征手段
扫描电镜(SEM):ASTM E2809观察断口形貌
显微CT扫描:ISO 15708量化内部孔隙率
金相显微镜:ASTM E3制备截面样品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MTS)
- 载荷范围0.1N-600kN
- 配备高温环境箱及视频引伸计
- 符合ISO 7500-1精度等级0.5级要求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TA Q800)
- 温度范围-150℃~600℃
- 支持三点弯曲/单悬臂模式
- DMA分辨率0.1μN·m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 LEXT)
- Z轴分辨率10nm
- 405nm激光光源
- 符合ISO 25178表面粗糙度标准
惰性气氛熔融炉(LECO ONH836)
- O/N/H元素检出限0.1ppm
- 高频感应加热系统
- ASTM E1409/E1447认证方法集成
同步热分析仪(NETZSCH STA449)
- TG-DSC同步测量
- Max温度1600℃
- Corundum传感器精度±0.1μg
三维光学扫描仪(GOM ATOS Q)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