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企业碳中和重要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山西省作为能源产业密集区域,企业碳中和检测对实现低碳转型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基于国际标准与地方政策要求,系统阐述碳排放核算边界界定、温室气体源识别、能源消耗监测及碳汇能力评估四大核心模块的检测要点,重点解析工业过程排放量化方法及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为企业建立科学碳管理体系提供技术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碳排放总量核算:涵盖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及范围三(价值链相关排放)的完整计量体系
能源结构专项分析:化石燃料消耗占比测算与清洁能源替代可行性评估
碳汇能力验证:厂区生态固碳系统(含绿化碳汇、CCUS设施)的碳吸收效率测定
减排技术效能验证:余热回收装置、碳捕集设备等减排设施的实际运行参数核查
合规性审查:对照《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的年度减排目标达成度评估
检测范围
行业覆盖: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焦化工业、火力发电企业、金属冶炼业等重点排放行业
设施类别:固定燃烧设备(锅炉/窑炉)、工艺过程装置(焦炉/高炉)、移动源运输车队等典型排放源
地理边界:企业实际控制的生产厂区及配套物流体系的全域覆盖监测
时间维度:连续12个月运营周期的动态数据采集与趋势分析
特殊场景:煤矸石填埋场甲烷逸散监测、焦化废水处理系统氧化亚氮排放追踪等特色项目
检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采用CEMS在线监测系统对烟道气CO₂浓度进行实时连续监测
排放因子法:应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山西区域特定排放系数库 烟气分析系统:配备非分散红外传感器的Testo 350便携式烟气分析仪(量程0-5000ppm) 碳通量测量装置:Eddy covariance涡度协方差系统用于厂区边界层碳交换通量监测 移动监测平台:搭载CRDS激光光谱仪的走航车实现厂区周边大气CO₂浓度三维分布测绘 <强校准设备>强>: Fluke 754过程校准仪(精度0.01%FS)保障现场仪表测量溯源性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