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5402-1皮革耐折牢度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ISO5402-1标准规定了皮革材料在反复弯曲作用下的耐折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体系。本文围绕该标准核心要求展开分析,重点阐述试样制备、测试参数设定、失效判定准则等关键技术环节,为皮革制品耐久性评估提供标准化检测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ISO5402-1标准主要评估以下关键性能指标:
表面裂纹形成时间及扩展程度
涂层材料与基材的粘合强度变化
颜色迁移与表面光泽度衰减
材料分层或断裂的临界弯曲次数
微观结构损伤的累积效应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法适用于以下材料类型:
全粒面革、修面革及绒面革
漆皮、压花革等表面处理皮革
复合型皮革材料(含纺织物/聚合物基材)
厚度范围0.5-3.0mm的成品革与半成品革
汽车内饰革、鞋面革、家具装饰革等应用领域材料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流程包含以下核心步骤:
试样制备:沿皮革背脊线方向裁取(100±2)mm×(45±1)mm矩形试样3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消除应力集中点。
:将试样置于(20±2)℃、(65±5)%RH环境中平衡48小时以上。
:调整夹具间距至(70±1)mm,设定弯曲角度为22.5°±1°,频率(100±5)次/分钟。
:持续运行直至达到预设循环次数(通常5000-50000次),或出现明显失效特征时终止。
:依据裂纹长度、分层面积等指标按0-5级进行量化评分。
检测仪器
标准要求的专用设备应满足以下技术规格:
:配备双夹具系统,可编程控制弯曲角度(±0.5°精度)、频率(±1次/分钟精度),内置循环计数器(误差≤±0.1%)。
:温度控制范围10-40℃(±1℃),湿度控制范围30-80%RH(±3%RH),带强制空气循环系统。
:配备10倍放大刻度显微镜(分度值0.1mm)、数码成像装置及图像分析软件。
:包含最大负荷50N的张力传感器(精度等级0.5级),实时监测弯曲阻力变化。
:含皮革专用裁刀(符合ISO2419要求)、厚度规(分辨率0.01mm)、表面粗糙度仪(Ra测量范围0.05-10μm)。
测试系统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弯曲角度验证采用数字角度规(分辨率0.01°),频率校准使用光电转速计(精度±0.05%),环境参数通过二级标准温湿度记录仪进行验证。
数据采集应完整记录以下参数:初始弯曲力值、每千次循环后的力值衰减率、表面裂纹萌生周期、最大裂纹扩展速率、分层界面破坏模式等特征值。所有原始数据需保留可追溯的电子记录文件。
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每批次测试需同步运行标准参照样(经认证的基准皮革材料),其测试结果应在历史控制图允许波动范围内。同一试样组三次平行试验的变异系数不得超过15%,否则需重新取样测试。
最终检测报告应包含试样标识信息、预处理条件、测试参数设置、失效特征描述及对应的ISO评级结果。对于出现临界状态(如4.5级)的样品,需补充显微图像作为判定依据。
特殊应用场景下可扩展测试条件:高温环境(最高60℃)下的耐折性能评估需配置加热型测试腔体;湿态测试需在试样表面施加(0.2±0.02)mL/cm²去离子水后进行密封处理。
该方法的技术局限性包括不适用于厚度超过3mm的硬质皮革制品评估,以及无法模拟多轴向复合应力的实际使用工况。对于这些特殊需求应结合ISO17234等补充测试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