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塞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9
耳塞检测涵盖声学性能、物理特性及化学安全等多维度技术评价。核心检测项目包括降噪值、频率响应、插入损耗等声学参数,尺寸精度、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以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重金属迁移量等安全指标。检测过程严格遵循ISO、EN、GB/T等国际国内标准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降噪值(SNR):依据ISO 4869-1标准测量,范围0-40dB,精度±0.5dB,评价整体降噪能力
频率响应特性:按ANSI S3.19标准测试125-8000Hz频段衰减值,分辨率1/3倍频程
插入损耗(IL):参照GB/T 7584.1测量,在250-8000Hz范围记录声衰减量
声衰减稳定性:经EN 352-2规定10次循环压缩测试后,衰减值变化≤2dB
尺寸精度:直径公差±0.05mm,长度公差±0.1mm,符合GB/T 2428标准要求
抗拉强度:执行ISO 34-1标准,最小断裂强度≥15N,伸长率≥200%
压缩永久变形:按GB/T 7759测试,70℃×22h压缩后变形率≤25%
皮肤刺激性:依据ISO 10993-10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刺激指数≤2.0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采用GB/T 17592检测,24种胺类物质检出限0.5mg/kg
重金属迁移量:按EN 1811标准测试,镍释放量≤0.5μg/cm²/周
阻燃性能:符合16 CFR 1610标准,表面燃烧速度≤4.0cm/s
挥发性有机物(VOC):通过GC-MS检测,苯系物总量≤100μg/g
回弹时间:按ASTM D3574测试,压缩50%后恢复时间≤60s
防水性能:参照IPX8标准,水深1m浸泡60分钟无渗水
检测范围
PU泡棉耳塞:开孔率85%-95%,密度25-45kg/m³,适用于工业噪声防护
硅胶耳塞:邵氏硬度30-50A,耐温-40℃~200℃,用于游泳防水
蜡质耳塞:蜂蜡含量≥70%,可塑性温度35-38℃,适合特殊耳道形态
睡眠专用耳塞:SNR值28-32dB,低频衰减≥20dB,平均插入深度12mm
音乐耳塞:频响范围20-20kHz,失真度≤3%,定制耳模精度0.1mm
工业防护耳塞:符合GB 5893.1-2021标准,SNR≥35dB
航空专用耳塞:气压平衡结构,抗压差10kPa,符合RTCA DO-214规范
儿童耳塞:直径≤12mm,无小部件风险,符合CPSC 16 CFR 1501
防噪音通话耳塞:电子降噪模块,信噪比提升≥15dB,频宽300-3400Hz
定制耳印模材:藻酸盐固化时间3-5min,尺寸稳定性±0.3%
耳塞连接线:抗拉强度≥50N,弯折寿命20000次,符合EN 352-3
耳塞清洁剂:pH值6.5-7.5,无乙醇配方,杀菌率≥99.9%
检测标准
ANSI/ASA S3.19-1974 耳塞声衰减测量方法
ISO 4869-1:2018 护听器声衰减第1部分:主观测试法
EN 352-2:2020 听力保护器安全要求第2部分:耳塞
GB/T 7584.1-2004 耳塞声学性能测量导则
ASTM E795-2015 耳塞佩戴适配性测试规程
GB 5893.1-2021 个体防护装备 护听器第1部分:耳塞
ISO 18562-3:2017 生物相容性气体通路评价
EN 1811:2011 镍释放量检测方法
CPSC 16 CFR 1501 小零件测试规范
ISO 10993-5:2009 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试验
RTCA DO-214 航空用听力保护设备标准
GB/T 26160-2010 护听器舒适性评价方法
检测仪器
声学测试人工头:B&K 5128型,频响范围20Hz-20kHz,满足ISO 11904自由场测试要求
耳塞插入力测试仪:Instron 5944微机控制,分辨率0.01N,行程精度±0.01mm
频率分析系统:B&K Pulse 3560-C,1/3倍频程实时分析,符合ANSI S1.11标准
材料力学试验机:MTS Criterion 43,负荷范围0-500N,应变速率0.5-500mm/min
环境模拟试验箱:Espec PL-3KPH,温控范围-70℃~150℃,湿度10-98%RH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8890/5977B,VOC检测限0.01μg/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PerkinElmer Avio 550,重金属检测限0.01ppm
三维光学扫描仪:GOM ATOS Core 200,分辨率0.01mm,扫描精度±5μm
皮肤刺激测试系统:Episkin Model,人体表皮重建模型,符合OECD 439
声衰减测试平台:GRAS 43AG仿真耳,耦合器频率响应±1dB(100Hz-10kHz)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