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1
黄山毛峰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品质安全需通过系统性检测保障。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解析茶叶感官品质、理化指标(水分、灰分等)、污染物(重金属、微生物)、农药残留四大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原料至成品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检测数据客观反映茶叶真实品质与安全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黄山毛峰核心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目:
1. 感官品质:
- 外形特征:条索紧细度、白毫显露度、色泽匀整度
- 香气特征:嫩香持久性、火工香协调性
- 汤色特征:清澈度与明亮度分级
- 滋味特征:鲜爽度与回甘强度量化评价
- 叶底状态:芽叶完整度与嫩匀度分析
2.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执行GB 5009.3-2016标准
- 总灰分测定:按GB 5009.4-2016规范操作
- 水浸出物含量:参照GB/T 8305-2013方法
- 粗纤维含量:采用GB/T 8310-2013流程
3. 污染物限量:
- 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砷(As)总量测定
-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定量分析
- 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专项筛查
4. 农药残留:
- 有机磷类:毒死蜱、三唑磷等48种化合物筛查
- 拟除虫菊酯类: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32项检测
- 新烟碱类:吡虫啉、噻虫嗪等15种成分分析
检测范围
覆盖黄山毛峰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节点:
1. 原料鲜叶检测:
- 鲜叶嫩度分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占比)
- 采摘期农残本底值监测
- 运输过程微生物污染控制
2. 加工过程监控:
- 杀青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测定
- 揉捻工序细胞破碎率量化评估
- 干燥阶段水分梯度变化跟踪
3. 成品茶检验:
- 批次抽样方案执行GB/T 8302-2013标准
- 包装材料迁移物安全性测试
- 储存期品质变化跟踪(每6个月复检)
检测方法
1. 感官评审法:
组建5人以上专业评茶组执行GB/T 23776-2018标准
采用密码审评方式消除主观偏差
建立数字化评分系统量化感官特征
2. 理化分析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105℃恒重法(允差±0.5%)
灰分检测执行550℃马弗炉灼烧法
重金属总量分析按GB 5009.268-2016微波消解前处理
3. 色谱质谱联用法:
农残筛查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
GC-MS/MS测定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
LC-MS/MS分析新烟碱类及水溶性农药残留
检测仪器
1. 基础分析设备组:
- FA2004电子天平(精度0.1mg)
- 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温控±1℃)
- SX2系列马弗炉(最高温度1200℃)
2. 光谱分析系统:
- iCAP RQ ICP-MS用于重金属痕量分析(检出限0.01μg/kg)
- UV-2600i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茶多酚含量
- FTIR光谱仪鉴别掺杂物质
3. 色谱质谱联用平台:
- Agilent 8890/7000D三重四极杆GC-MS/MS系统
- Waters Xevo TQ-S micro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 Thermo Vanquish UHPLC系统配备Q Exactive质谱
4. 微生物检测设备:
- BSC-1500IIA2生物安全柜(百级洁净度)
- LRH系列恒温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5℃)
- Milliflex Quantum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