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及添加剂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2
润滑油及添加剂检测是保障设备运行安全与能效的核心技术环节。通过系统分析理化指标、元素含量及污染物水平等关键参数,可精准评估油品性能与劣化程度。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ASTM、ISO及GB标准体系,结合光谱分析、色谱分离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数据溯源与结果可靠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润滑油基础性能检测涵盖运动粘度(40℃/100℃)、粘度指数、闪点(开口/闭口)、倾点、酸值/碱值(TAN/TBN)、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法)、机械杂质(重量法)及泡沫特性等核心指标。添加剂专项检测包括锌(ZDDP)、钙/镁(清净剂)、钼(减摩剂)、磷/硫(极压剂)等元素定量分析,以及抗氧剂残余量测定。
劣化产物检测重点监控氧化产物(FTIR光谱法)、硝化值、硫化值及积碳含量(热重分析法)。污染物检测涉及颗粒物计数(ISO 4406标准)、燃油稀释率(气相色谱法)、乙二醇污染(红外光谱法)及金属磨粒分析(原子发射光谱)。
检测范围
工业设备用油涵盖液压油(HLP/HVLP)、齿轮油(GL-4/GL-5)、压缩机油(DAA/DAB)、汽轮机油(TSA/TSE)及真空泵油等特种油品。车用油品检测包含发动机油(SAE 0W-20至15W-40)、变速箱油(ATF/DCTF)及新能源车专用热管理流体。
船舶系统涉及气缸油(BN40-BN70)、系统油及尾轴管润滑脂检测。航空领域包含MIL-PRF-23699标准航空涡轮发动机油及直升机传动润滑剂分析。添加剂类别覆盖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极压抗磨剂、防锈防腐剂及抗泡剂等功能性组分。
检测方法
运动粘度测定执行GB/T 265标准,采用逆流毛细管粘度计在恒温浴中测量流动时间。元素分析采用ASTM D5185规定的ICP-OES法实现ppm级精度检测。红外光谱分析依据ASTM E2412进行氧化/硝化产物定量。
颗粒污染度测试按ISO 11500标准应用遮光型自动颗粒计数器完成6μm以上颗粒分级统计。燃油稀释率测定通过GC-FID气相色谱法分离烃类组分并计算质量百分比。金属磨损分析采用旋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RDE-AES)实现在线磨粒监测。
检测仪器
基础物性测试配置全自动运动粘度测定仪(±0.1%精度)、微机闭口闪点仪(±1℃重复性)及低温倾点分析系统(-70℃控温)。元素分析装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
分子结构解析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配备衰减全反射附件(ATR),配合专用油液分析软件实现自动谱图比对。污染度测试采用激光颗粒计数器满足NAS 1638与ISO 4406双标准校准要求。精密色谱系统包含配备FID/P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及凝胶渗透色谱仪(GPC)。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