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室灯光专业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福建省教室灯光专业检测依据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及GB/T36876《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重点针对课桌面照度均匀度、黑板面垂直照度、眩光值等核心指标开展系统性评估。通过专业仪器测量与数据分析,确保教学环境光生物安全及视觉舒适性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教室灯光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指标:课桌面维持平均照度应≥300lx;黑板面维持平均照度≥500lx;课桌面照度均匀度≥0.7;黑板面照度均匀度≥0.8;统一眩光值UGR≤19;光源色温3300K-5300K;显色指数Ra≥80;功率密度值≤9W/m²。特殊教育场所需额外评估频闪特性(波动深度≤3.2%)及蓝光危害等级(RG0级)。
检测范围
覆盖全省九地市基础教育阶段各类教学场所:普通教室(长边双侧/单侧采光型)、实验室(理化生专用)、美术教室(显色性专项)、阅览室(混合照明模式)、多功能报告厅(动态场景)。重点监测新建/改造3年内校舍及采用LED光源的教室。特殊教育学校需增加触觉操作区辅助照明检测。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布点法实施测量:课桌面按纵向3列×横向3行设置9个测点;黑板区域划分3行×3列网格测点。测量时段选择阴天或夜间全暗环境,开启全部教学照明设备30分钟后进行数据采集。动态监测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模式记录照度波动值。
眩光评估执行CIE 117-1995标准计算模型:在离地1.2m观测高度,以学生座位区8个水平方位角进行亮度对比测量。频闪分析使用100kHz高速采样模块捕获波形周期特征。
检测仪器
配备经CNAS认证的Ⅱ级精度设备:TES-1339A型数字式照度计(量程0.1-200,000lx)、CL-500A光谱辐射计(波长380-780nm)、SRC-1000频闪分析仪(采样率1MHz)、LMK-2000亮度成像分析系统(空间分辨率0.01cd/m²)。数据采集系统集成GPS定位模块与温湿度传感器实现环境参数同步记录。
现场作业严格遵循JJG 245-2005《光照度计检定规程》,每日开展零点校准与余弦校正。高精度设备每12个月返厂进行NIM溯源校准,确保测量扩展不确定度≤5%(k=2)。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