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干剂配方优化与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催干剂配方优化需通过系统性检测确保性能与安全性。核心检测项目涵盖金属含量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及干燥效率验证等关键指标。本文从工业涂料到印刷油墨等应用领域切入,依据GB/T、ASTM等标准解析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专业检测手段,为配方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催干剂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模块重点检测钴、锰、锌等金属催化剂的含量配比及纯度等级;物理性能测试模块涵盖粘度、密度、闪点等基础参数;功能性验证模块则通过表干时间测定、实干时间测定及成膜完整性评估验证实际应用效果。其中重金属迁移量测试需符合RoHS指令要求,有机溶剂残留量须满足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标准。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多元应用场景:在涂料工业领域覆盖醇酸树脂漆、环氧树脂漆等溶剂型涂料催干剂;印刷行业包含胶印油墨、凹版油墨及UV固化油墨专用催干系统;特殊场景延伸至船舶防腐涂料用复合催干剂及食品包装印刷用低迁移型催干剂。针对纳米级稀土催干剂需增加粒径分布测试与分散稳定性评估,水性体系产品则需额外进行pH值适应性测试与电解质相容性验证。检测方法
金属元素定量分析采用ICP-OES法(GB/T 23991-2009),检出限达0.1mg/kg级。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执行HJ 734-2014标准规定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干燥性能测试依据ASTM D5895标准构建恒温恒湿实验舱(23±2℃,50±5%RH),使用自动记录式干燥时间测定仪采集数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用于特征官能团识别与原材料溯源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则监测固化反应活化能变化。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