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胶成分分析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光敏胶成分分析检测是通过系统化手段解析其化学组成及性能指标的关键技术流程。核心检测项目包括光引发剂种类、单体含量、预聚物结构及残留溶剂测定等,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精密仪器完成定量与定性分析。该检测为产品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及合规性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光敏胶成分分析主要涵盖以下核心指标:
光引发剂体系分析:鉴定二苯甲酮类、硫杂蒽酮类等引发剂类型及浓度梯度
活性单体定量:测定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官能度分布及占比
预聚物表征:解析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主体树脂的分子量分布
添加剂筛查:识别稳定剂、流平剂等功能助剂的化学组成
残留溶剂检测:监控甲苯、乙酸乙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残留量
光固化性能测试:包含固化速率、透光率及黄变指数等关联参数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材料类别: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型 |
---|---|
固化方式 | UV固化型/可见光固化型/双重固化型 |
应用领域 | 电子封装胶/光学贴合胶/3D打印树脂/医用齿科材料 |
基材类型 | 丙烯酸酯体系/环氧体系/有机硅改性体系 |
产品形态 | 液态光敏胶/固态膜状胶/微胶囊化产品 |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采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范围40-300℃,配合EI离子源进行挥发性组分分离鉴定。适用于低沸点单体及溶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使用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系统配合DAD检测器,实现高沸点添加剂及未反应单体的精准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通过ATR附件采集4000-400cm⁻¹范围透射谱图,结合OMNIC谱库进行官能团识别与特征峰归属分析。
凝胶渗透色谱(GPC)
以THF为流动相,PLgel Mixed-D色谱柱串联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预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及分散系数(PDI)。
热重分析(TGA)
在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至800℃,通过质量损失曲线评估材料热稳定性及无机填料含量。
检测仪器
Agilent 7890B-5977B GC-MS系统
配备NIST 2020质谱数据库,检出限达0.1ppm级
Waters Alliance e2695 HPLC系统
具备四元梯度泵与柱温箱控温精度±0.1℃
Thermo Nicolet iS50 FTIR光谱仪
配置液氮冷却MCT检测器,分辨率优于0.4cm⁻¹
Malvern Viscotek TDAmax GPC系统
集成粘度计与光散射检测器的多维表征平台
PerkinElmer STA8000同步热分析仪
TGA与DSC联用模式实现同步热效应监测
BYk Gardner Ci4000固化监测仪
通过实时红外测温评估光固化动力学参数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