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通止规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8
螺纹通止规检测是工业制造中控制螺纹精度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标准化量具对螺纹中径、螺距及牙型角等关键参数进行功能性验证。本文从检测项目、范围、方法及仪器四方面系统阐述技术规范,重点解析通端与止端的配合公差判定原则及操作注意事项,为质量控制提供可追溯的判定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螺纹通止规检测涵盖以下核心参数验证:
螺纹中径公差:验证实际中径是否处于产品标准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
螺距累积误差:测量相邻牙距偏差及全长累计偏差值
牙型角偏差:评估60°或55°标准牙型的半角误差及形状完整性
大径/小径极限尺寸:确认外螺纹外径或内螺纹底孔直径的加工余量
螺纹有效长度:核查旋合段轴向尺寸符合装配需求
表面粗糙度:检测牙侧Ra值是否满足摩擦系数要求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法适用于以下场景:
标准体系覆盖:ISO公制螺纹(M系列)、UN美标统一螺纹、NPT管螺纹等三大体系
精度等级判定:H级(高精度)与L级(普通精度)产品的合格性分级检验
工艺阶段控制:涵盖车削、滚轧、磨削等不同加工工艺的工序检验与终检
材料适应性: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及有色金属工件的通用性检测
行业应用领域:机械传动部件、液压管接头、航空航天紧固件等关键装配部位
检测方法
执行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化流程:
预处理阶段
清洁被测螺纹与量规工作面至无切屑残留
恒温处理至20±1℃(精密件需保持4小时以上)
通端测试程序
手动旋入时轴向施力不超过3N·m扭矩值
通规应能依靠自重滑过有效螺纹段全长
允许存在≤1/4周向的自由间隙
止端测试程序
禁止施加任何轴向附加力进行强制旋入
止规旋入量不得超过两个完整螺距长度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