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效率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8
过滤效率检测是评估材料或设备阻隔颗粒物能力的关键技术指标,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医疗防护及工业除尘领域。专业检测需依据国际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考察初始截留率、动态负载性能及压降变化等参数,通过精密仪器量化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渗透率,确保数据准确性和结果可比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过滤效率核心检测包含五大关键指标:初始过滤效率测试验证材料在洁净状态下的基础性能;动态负载测试模拟实际使用中颗粒物累积对效率的影响;穿透粒径分析确定最易穿透粒径(MPPS);压降测试评估气流阻力与能耗关系;容尘量测定量化过滤介质最大颗粒物承载能力。
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专项测试:医用防护材料须完成细菌/病毒过滤效率(BFE/VFE)验证;高温工况过滤器需进行热稳定性与效率衰减测试;防毒面具滤罐需结合有机蒸气穿透试验;洁净室高效过滤器须执行逐台扫描检漏。
检测范围
覆盖七大类过滤产品:纤维滤材(熔喷布、玻璃纤维)、多孔介质(活性炭、陶瓷)、膜分离组件(反渗透膜、中空纤维)、工业除尘设备(袋式/静电除尘器)、空气净化装置(HEPA过滤器)、个体防护装备(N95口罩、防护服)、汽车三滤系统(机油/空气/空调滤芯)。
特殊形态产品需定制方案:折叠式滤芯需建立三维流场模型;纳米纤维膜需采用低流量采样法;自清洁过滤器需设计循环加载程序;催化氧化滤材需同步监测化学转化效率。
检测方法
国际主流方法体系包含:ISO 29463-1气溶胶光度计法(0.1-0.3μm)、EN 1822-5计数扫描法(MPPS测定)、ASTM F2299激光粒子计数法(医用材料验证)、GB/T 32610-2016盐雾法(民用口罩测试)。工业除尘器执行GB/T 6719-2009重量法对比上下游颗粒浓度。
前沿技术应用包括:扫描电迁移粒径谱仪(SMPS)实现3-1000nm超细颗粒分级检测;相位多普勒干涉仪(PDA)同步测量粒子速度与粒径;气溶胶质谱联用系统(AMS)分析化学成分穿透特性;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预测复杂结构过滤性能。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配置需包含:TSI 8130自动滤料测试台(0.02-3μm)、PALAS MFP 3000多分散气溶胶发生器、SIBATA AP-632粒子计数器(28.3L/min)、Testo 512压差计(±5000Pa)、恒温恒湿老化箱(温度精度±0.5℃)。
高端实验室配备:TSI 3160大流量MPPS扫描系统(流量达100m³/h)、GRIMM 11-D多通道光学粒径谱仪(0.25-32μm分16通道)、Malvern Spraytec实时雾滴粒径分析系统(0.1-2000μm)、Copley BFC430全自动滤效测试平台(符合ISO 16890)。
辅助系统包括:ISO 15900标准纳米气溶胶发生器(3-100nm)、DEHS/DOP多分散油雾发生装置、HEPA/ULPA检漏用PAO-4发生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元素分析模块。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