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质检新标准发布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纺织品面料质量安全技术规范》(GB/T43241-2023),针对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化学安全及功能特性提出系统性检测要求。新标准新增8项生态毒性物质限值指标,强化了婴幼儿纺织品的机械安全测试项目,并规范了功能性面料的量化评价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新版标准设立三大类共42项核心检测指标:
物理性能:断裂强力/伸长率(经向/纬向)、撕破强力(梯形法/冲击摆锤法)、接缝滑移、起毛起球(马丁代尔法)、尺寸稳定性(水洗/干洗)、色牢度(摩擦/汗渍/光照/洗涤)
化学安全:甲醛含量(水萃取法)、pH值(氯化钾溶液萃取)、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GC-MS法)、重金属总量(ICP-OES法)、邻苯二甲酸酯类(GC-MS法)、全氟化合物(LC-MS/MS法)
功能特性:透湿率(正杯/倒杯法)、透气度(压差法)、抗紫外线系数(分光光度法)、抗菌性能(定量/定性法)、抗静电特性(电荷面密度法)、阻燃性能(垂直燃烧试验)
检测范围
适用对象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原料类别:天然纤维(棉/麻/丝/毛)、化学纤维(涤纶/锦纶/腈纶)、混纺材料(比例≥5%的组分均需检测)
产品形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的原布、染色布、印花布及成品面料
应用领域:服装用纺织品(含婴幼儿A类产品)、家用纺织品(床品/窗帘/地毯)、产业用纺织品(医用/车用/建筑用)
特殊处理:经阻燃/防水/涂层等后整理加工的面料需进行专项验证
检测方法
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化测试程序:
物理测试:依据GB/T 3923.1-2013测定断裂强力,GB/T 3917.2-2009进行梯形撕破试验,ISO 12947-2:2016执行马丁代尔起球测试
化学分析:按照GB 18401-2010进行甲醛萃取,ISO 17075:2017开展六价铬检测,GB/T 20388-2016实施邻苯二甲酸酯筛查
功能评价:参照GB/T 12704.1-2009测试透湿性,GB/T 5453-1997测定透气度,AATCC 183-2018验证紫外线防护系数
特殊项目:依据16 CFR 1610执行服装阻燃测试,ISO 20743:2021开展定量抗菌试验
检测仪器
标准规定实验室须配备以下计量认证设备:
电子织物强力机:满足ISO 13934-1要求的等速伸长型试验机(量程≥5000N)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备EI源和NCI源的双通道GC-MS系统(检出限≤0.1mg/k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轴向观测ICP-OES设备(波长范围165-852nm)
马丁代尔耐磨仪:四工位测试头配置的耐磨试验机(压力范围3-12kPa)
紫外老化试验箱:符合ISO 4892-2标准的氙灯加速老化设备(辐照度0.35W/m²@340nm)
动态水分传递仪:具备多向液体渗透测试功能的智能型仪器(分辨率0.01μL)
垂直燃烧测试仪:配备自动点火和计时装置的阻燃性能检测系统(火焰高度40±2mm)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