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排放合规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9
油烟排放合规检测是评估餐饮及食品加工企业污染物控制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系统阐述颗粒物浓度、非甲烷总烃、烟气温度等核心指标的检测流程与技术要求,重点解析采样点位布设规范、仪器校准标准及数据有效性判定原则。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1. 颗粒物浓度:测定油烟中PM10与PM2.5的质量浓度值,执行标准限值为1.0mg/m³(大型餐饮)至2.0mg/m³(小型餐饮)
2. 非甲烷总烃(NMHC):采用FID检测器测定气态有机物总量,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10mg/m³
3. 油烟温度:监测净化设备出口烟气温度梯度变化,控制区间应维持在50-70℃
4. 烟气黑度:通过林格曼黑度法评估燃烧充分性,排放限值为林格曼1级
5. 净化效率:计算净化装置进出口污染物浓度差值,强制要求达到85%以上去除率
检测范围
1. 餐饮服务单位:包括营业面积≥1000㎡的大型酒店、300-1000㎡的中型餐厅及<300㎡的小型餐馆
2. 食品加工企业:涉及油炸、烘焙、煎炒等工序的中央厨房及食品工厂
3. 商业综合体:集成多个餐饮单位的购物中心需进行整体排风系统检测
4. 公共机构食堂:学校、医院及机关单位超过6个灶头的集中供餐场所
5. 特殊作业点:烧烤类餐饮需单独测定苯并[a]芘等特征污染物指标
检测方法
1. 等速采样法:采用皮托管平行测速技术保证采样流量与烟气流速偏差≤10%
2. 多点网格法:在矩形烟道按GB/T16157规定设置不少于9个采样点位
3. 连续监测法:使用在线监测设备获取72小时连续运行数据
4. 滤膜称重法:用47mm玻璃纤维滤筒采集颗粒物样本进行实验室称量
5. 气相色谱法:通过DB-5毛细管柱分离测定非甲烷总烃组分
检测仪器
1. 智能烟气分析仪:配备温度/压力/流量补偿模块,测量范围0-50mg/m³
2. 低流量颗粒物采样器:流量控制精度±2%,具备自动计算标况体积功能
3. 红外热成像仪:用于快速筛查排烟管道泄漏点与保温缺陷
4.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检出限达0.01mg/m³,满足现场快速分析需求
5. 林格曼测烟望远镜:配置标准比色板进行目视黑度分级判定
6. 数据记录终端:实时存储温湿度、压力差等工况参数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