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9
酱香型白酒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GB/T26760-2011及相关规范开展,重点涵盖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安全限值及特征成分分析四大维度。核心检测项目包括酒精度、总酸总酯含量、重金属残留、塑化剂筛查及风味物质定量分析,需通过仪器分析与感官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客观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酱香型白酒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四大类共28项关键指标:
感官指标:色泽透明度评估采用标准比色法;香气特征通过专业评酒师团队进行窖香、曲香、陈香等维度盲评;口感品评重点考察醇厚度、协调性及回味持久度
理化指标:酒精度测定采用蒸馏法(GB5009.225),总酸总酯含量通过酸碱滴定法(GB/T10345)测定;固形物含量使用恒重法(GB/T10345)分析
安全指标:重金属铅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5009.12);甲醇含量通过气相色谱法(GB5009.266)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筛查执行GB5009.271标准
特征成分: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有机酸类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吡嗪类化合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
检测范围
酱香型白酒质量管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生产原料:高粱水分及淀粉含量测定(GB/T5497)、小麦蛋白质含量分析(GB5009.5)、制曲微生物菌群结构解析
酿造过程:酒醅酸度动态监测(GB/T12456)、发酵温度梯度记录、蒸馏过程挥发性成分迁移规律研究
成品检验:基酒分级评价体系建立、勾调批次稳定性验证、年份酒特征标记物追踪
:包装材料迁移物筛查(GB31604.1)、运输储存条件合规性审查、终端产品真伪鉴别(稳定同位素质谱法)
检测方法
现行标准体系包含三类主要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用于高级醇类定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现28种微量元素同步测定;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基酒产地溯源
: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含量(GB/T15038);电位滴定法监控pH值变化;比浊法评估悬浮物浓度
:膜过滤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特定腐败菌;高通量测序解析窖泥微生物多样性
检测仪器
实验室需配置以下专业设备体系:
:配备FID/ECD/NPD多检测器的气相色谱系统(GC-20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仪(LC-20A)、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4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600i)、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Affinity-1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933)
:全自动密度折光联用仪(DMA4500M)、旋转粘度计(DV2T)、激光粒度分析仪(Mastersizer3000)
:超纯水制备系统(Milli-Q)、智能马弗炉(SX2-4-10N)、恒温恒湿培养箱(SPX-250B-Z)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