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评估申请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25
节能评估申请检测是针对工业设备、建筑系统等的能源效率进行的专业检测过程。检测要点包括能耗分析、热效率测试、节能性能验证等,确保符合国家及国际节能标准要求,避免能源浪费并优化运行效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能源消耗分析:测量设备运行时电能或燃料消耗量,参数包括功率计读数范围0-1000kW,精度±0.5%。
热效率测试:评估热能设备的热能转换效率,参数如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η=(输出热量/输入燃料能量)×100%,测试误差≤2%。
系统能效比(SEER):检测空调系统制冷量与能耗比,参数SEER值范围5-20,测试标准工况温湿度25°C/50%RH。
照明功效验证:测量光源光效与功耗比,参数发光效率单位lm/W,测试范围50-200lm/W,精度±3%。
电机效率测试:评估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效率,参数效率值η≥90%,测试负载范围0-100%,响应时间0.1s。
泵系统水力效率:计算泵输入功率与输出水力功率比,参数效率计算公式η=(Q×H×ρ×g)/(P_in),流量Q测量精度±1%。
压缩空气系统评估:检测空压机组单位产气能耗,参数比功率指标kWh/m³,测试压力范围0-15bar。
建筑能源审计综合:分析建筑整体能耗结构,参数包括年能耗强度kWh/m²,热损失率测试误差≤5%。
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如太阳能光伏板转换效率测试,参数光电转换率%,标准测试条件AM1.5/1000W/m²。
制冷设备COP检测:测量制冷系统制冷量与输入功率比,参数COP值≥3.0,测试蒸发冷凝温差10K。
变压器损耗分析:评估空载与负载损耗,参数铁损铜损测量范围0-100kW,精度±0.2%。
热回收系统效能:测试余热回收率,参数回收效率%=(回收热量/总余热量)×100,温差传感器精度±0.5°C。
检测范围
工业锅炉设备:用于蒸汽或热水生成的设备检测,包括燃煤、燃气锅炉等。
建筑供暖通风空调(HVAC)系统:评估建筑的冷暖系统能耗,涉及风机盘管、冷却塔等组件。
工业电动机及驱动器:包括异步电机、变频器等旋转设备节能性能验证。
照明系统及灯具:针对LED、荧光灯等光源的能效检测,应用于商业及住宅建筑。
制冷与压缩机设备:涉及冰箱、空调压缩机的COP值测试,用于家电及工业冷却。
泵与风机系统:包括离心泵、轴流风机的流体机械效率评估。
压缩空气管网:检测空压机组、储气罐及管道的泄漏率与控制优化。
建筑围护结构:评估墙体、门窗的热工性能,测试保温隔热效果。
交通运输工具能源系统:针对电动车充电效率、燃油发动机热效检测。
新能源发电装置: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的转换效率验证。
热交换设备:包括换热器、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与能效比测试。
电力变压器与配电系统:检测输变电线路损耗及功率因数改进。
食品加工热力系统:涉及烘箱、灭菌锅的热效率监控。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评估服务器机房空调能效比与热管理。
检测标准
依据ISO 50001:2018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评估。
采用GB/T 23331-2020等同ISO 50001的国家能源管理标准。
参照ASTM E2618-13测量建筑整体能效性能。
遵循IEC 60034-2-1标准测试旋转电机效率。
应用GB 12021.2-2015进行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
依据ISO 16346评估建筑能源性能指标。
采用GB 24790-2009测量电力变压器能效参数。
参照ASHRAE 90.1用于建筑暖通系统节能规范。
应用ISO 9806太阳能热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依据GB 18613-2020进行小型电动机能效分级。
参考EN 15316建筑供暖系统能效计算标准。
采用GB/T 12497-2006评估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依据ISO 1217压缩空气系统性能测试规范。
检测仪器
功率分析仪:测量设备电能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功能为实时监测能耗并计算效率。
热像仪:通过红外成像检测温度分布,功能为识别热损失点并量化热效率。
流量计:测量流体介质如水或空气的体积流量,功能为计算泵风机系统输出功率。
数据记录仪:连续采集温度、压力等信号,功能为长期监测设备运行参数以评估能耗趋势。
光度计:检测光源光通量及照度,功能为验证照明系统功效比。
热流传感器:测量建筑围护结构热传递率,功能为评估保温性能并计算能量损失。
烟气分析仪:检测锅炉燃烧产物成分如CO2浓度,功能为优化燃烧效率并减少排放。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