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拉伸试验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26
双向拉伸试验检测用于评估材料在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重点考察材料在复杂受力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强度特性及失效模式。检测需精确控制加载速率、位移同步性及应变测量精度,为结构设计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弹性模量测定:测量材料在双向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比例关系,典型参数:X/Y向模量值(单位:GPa)
屈服强度检测:确定材料发生0.2%塑性变形时的临界应力值,典型参数:Rp0.2(单位:MPa)
抗拉强度检测:记录材料双向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承载应力,典型参数:Rm(单位:MPa)
断裂伸长率分析:测量试样断裂时标距长度的塑性变形量,典型参数:A50(单位:%)
塑性应变比测定:计算板材宽度方向与厚度方向的真实应变比值,典型参数:r值(无量纲)
厚向异性系数:表征材料厚度方向变形能力的差异度,典型参数:Δr(无量纲)
硬化指数计算:拟合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获取加工硬化特性,典型参数:n值(无量纲)
双轴应力比测试:设定不同方向载荷比例(如1:1,2:1),典型参数:σx:σy比值
应变路径相关性:分析预应变对后续双轴变形行为的影响,典型参数:预应变率(单位:%)
各向异性演化:监测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方向性变化,典型参数:屈服轨迹偏移量(单位:°)
成形极限曲线:绘制不同应变路径下的失效边界,典型参数:FLD0临界值(单位:%)
残余应力分布:检测卸载后试样表面的应力残留状态,典型参数:残余应力梯度(单位:MPa/mm)
检测范围
金属板材:汽车覆盖件用冷轧钢板(DC04/DC06)、高强度钢(DP980/TRIP800)的成形性能评估
铝合金薄板:航空航天领域5xxx/6xxx系铝合金的杯突成形能力验证
钛合金箔材:医疗植入物用TA1/TC4材料的生物力学适应性测试
高分子薄膜:包装用BOPP/PET薄膜的定向拉伸强度与热收缩特性分析
复合基材:覆铜板(CCL)的Z向抗撕裂性能及尺寸稳定性检测
橡胶隔膜:液压系统弹性体材料的双轴疲劳寿命预测
纤维增强材料: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的经纬向协同承载能力测试
生物组织材料:人工血管等医疗器械的仿生力学行为模拟
功能涂层:光伏背板氟涂层的抗机械老化性能验证
电子封装材料:芯片载板用BT树脂的湿热膨胀系数匹配性研究
建筑膜材:PTFE涂层玻璃纤维织物的风荷载响应特性测试
纳米复合材料:石墨烯增强聚合物的多尺度力学性能表征
检测标准
ISO 16842: 薄板材塑性应变比(r值)测定标准
ASTM E2218: 薄板金属双轴应力试验规程
GB/T 5027-2007: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试验方法
ASTM D3039: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标准
ISO 527-5: 塑料双轴向受力状态测试规范
GB/T 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第2部分(模塑材料)
JIS H 7778:金属超塑性材料双轴试验方法
EN 16602-70-05:航天材料双轴试验通用要求
GB/T 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通用要求)
ASTM F2516:镍钛合金超弹性特性测试
检测仪器
双轴万能试验机:配备四套独立伺服作动器(载荷范围±250kN),实现XY轴向同步/异步加载,位移精度±0.5μm
非接触式应变测量系统:采用DIC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分辨率5M像素),实时捕捉双向应变场分布,测量精度0.01%
液压伺服加载平台:通过比例伺服阀控制十字形试样的四臂加载(频率范围0.001-50Hz),用于动态双向疲劳试验
高温环境箱:集成红外加热装置(温度范围-70~350℃),配合石英观察窗实现变温条件下双轴试验
多轴引伸计系统:配置四组激光测微计(量程±10mm),实时监测试样标距内双向位移变化
十字形试样专用夹具:模块化液压楔形夹紧装置(夹持力0-20MPa),确保复杂应力状态下试样无滑移
双轴载荷传感器:采用双向耦合校准技术(X/Y向独立标定),量程±100kN,非线性度<0.1%F.S.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