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餐具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4
食堂餐具检测是专业机构进行的卫生安全评估,重点包括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化学指标如重金属溶出量,以及物理性能测试如耐热性和强度,确保餐具符合食品安全规范,预防健康风险。检测过程严格遵循标准方法,避免交叉污染。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微生物总数检测:检测限度 ≤100 CFU/g,评估餐具表面细菌污染水平
大肠菌群检测:检测限度未检出,指示粪便污染可能性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最大值 ≤100 CFU/g,监控真菌生长风险
重金属铅含量:最大限量 0.5 mg/kg,防止慢性中毒
镉含量检测:限量 0.05 mg/kg,控制致癌物迁移
砷含量检测:限量 0.1 mg/kg,避免神经毒性
镍迁移量:标准 ≤0.5 mg/dm²,检测金属离子释放
铬迁移量:限量 0.1 mg/dm²,评估腐蚀性危害
物理强度测试:抗冲击能力 ≥1 J,确保耐用性
耐热性测试:温度范围 -20°C 至 120°C,验证热稳定性
洗涤残留物检测:残留量 ≤10 mg/kg,检测清洁剂残留
表面光滑度:粗糙度 Ra ≤0.8 μm,防止微生物附着
检测范围
陶瓷餐具:包括碗、盘、杯等,需检测铅镉溶出
不锈钢餐具:如刀、叉、勺,监测镍铬迁移
塑料餐具:一次性餐盒、勺子,评估化学物质释放
玻璃杯具:水杯、酒杯,测试物理强度
竹木餐具:筷子、木勺,检查霉菌生长
硅胶餐具:婴儿用品如硅胶勺,验证耐热性能
纸质餐具:纸杯、纸盘,检测微生物污染
搪瓷餐具:盆、碗,评估表面涂层完整性
铝制餐具:饭盒、盘子,监控重金属溶出
复合材质餐具:混合材料制品,全面性能测试
食堂托盘:塑料或金属托盘,强度与卫生核查
餐具涂层:如不粘涂层,评估耐久性与安全性
检测标准
GB 4806.9-2016: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规范
GB 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安全要求
ISO 8442-1:2020: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规范
ASTM F963-17:玩具安全标准(餐具物理性能部分)
EN 1186:食品接触材料整体迁移测试方法
GB/T 5009.156-2016: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试验指南
ISO 4531:2018: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标准
GB 31604.8-2016: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试验规程
FDA 21 CFR Part 175:间接食品添加剂安全规范
GB/T 19790.1-2005: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标准
检测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检测限量至0.01 mg/k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化学成分含量,精度±0.5%
微生物培养箱:培养细菌和真菌,温度控制精度±0.5°C
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物理强度和耐冲击性,载荷范围0-50 kN
热变形温度测试仪:评估耐热性能,升温速率2°C/min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餐具表面光滑度,分辨率0.01 μm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有机污染物,检出限0.1 μg/kg
离子色谱仪:检测水溶性离子残留,精度±2%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