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5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是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的关键技术环节。检测聚焦外加剂对混凝土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及长期服役行为的影响,涵盖减水率、凝结时间、强度发展、体积稳定性及有害物质限量等核心指标。专业检测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及国际规范,确保数据科学性和工程适用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减水率:衡量外加剂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效率的核心指标,依据基准混凝土与受检混凝土达到相同坍落度时的用水量差值计算,精确度要求±1%。
泌水率比:评估掺外加剂混凝土抗离析能力,测定规定时间内泌出水分与混凝土拌合水质量百分比,与基准混凝土比值表征性能变化,允许波动范围±5%。
含气量:量化外加剂引入气泡的体积占比,采用气压法或容积法测定,对混凝土抗冻性及和易性有关键影响,控制精度需达±0.5%。
凝结时间差:测定掺外加剂混凝土初凝与终凝时间相对基准混凝土的变化值,涉及贯入阻力法测试,温湿度控制要求23±2℃、RH≥50%,时间差允许偏差±30min。
抗压强度比:对比基准混凝土与受检混凝土在3d、7d、2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反映外加剂对强度发展的影响,28d强度比要求≥90%。
收缩率比:测定掺外加剂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干燥收缩值相对基准混凝土的比值,直接影响结构抗裂性,测试环境要求60±5%RH。
相对耐久性指数: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如300次)后动弹性模量保留率≥80%作为合格判定,评价外加剂对混凝土长期服役性能的贡献。
氯离子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或离子色谱法测定外加剂中Cl⁻质量分数,预应力混凝土限制≤0.02%,钢筋混凝土≤0.2%,检出限达0.001%。
碱含量:火焰光度计测定外加剂中Na₂O+0.658K₂O当量总量,预防碱骨料反应,限值根据工程风险等级设定,通常≤10%。
甲醛释放量:针对含氨基类外加剂,执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限量值≤0.05%(室内环境要求),检测波长412nm。
硫酸钠含量:重量法测定早强剂等硫酸盐组分,控制结晶膨胀风险,限值≤5.0%,灼烧温度要求800±25℃。
总有机碳(TOC):评估外加剂有机物总量,高温燃烧氧化-NDIR检测法,限值根据环保要求设定,测试范围0.1-1000mg/L。
检测范围
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等基础减水组分,检测减水率≥8%及保坍性能。
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等高性能产品,验证减水率≥14%与低泌水特性。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重点监控减水率(≥25%)、坍落度保留值(30min≥230mm)及氯离子含量≤0.02%。
早强剂:硫酸盐、硝酸盐类产品,检测3d抗压强度比≥130%及碱含量限值。
缓凝剂:糖钙、葡萄糖酸盐等,验证凝结时间差+90min~+480min区间控制精度。
引气剂:松香热聚物类,控制含气量3.0-5.5%及气泡间距系数≤250μm。
防水剂:有机硅烷类,检测吸水率降低率≥70%及氯离子渗透系数降幅。
膨胀剂:硫铝酸钙类,测定水中7d限制膨胀率≥0.025%,空气中21d收缩值≤0.020%。
泵送剂:复合型功能外加剂,验证压力泌水率≤90%及坍落度保留值。
防冻剂:亚硝酸盐复合组分,检测-15℃环境下7d抗压强度比≥95%及碱含量≤10%。
阻锈剂:迁移型有机胺类,验证电化学指标(如腐蚀电流密度降低≥95%)。
水下不分散剂:纤维素醚类,检测悬浊物含量≤1.5%及pH值适应性(6-10)。
速凝剂:铝氧熟料类,测定初凝≤5min,终凝≤12min及1d抗压强度≥7MPa。
着色剂:氧化铁系颜料,检测耐碱性(饱和Ca(OH)₂浸泡48h无变色)及耐光性(氙灯老化500h色差ΔE≤3)。
检测标准
GB/T 8075-2017《混凝土外加剂术语》明确定义与分类体系。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规定匀质性、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
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规范pH值、密度、细度等基础参数测定。
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限定氨释放值≤0.10%。
GB 31040-2014《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的限量》规定甲醛含量≤0.05%。
JC 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明确低温性能评价方法。
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规范凝结时间及强度发展指标。
ASTM C494/C494M-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Admixtures for Concrete》规定减水剂、缓凝剂等性能要求。
ASTM C1017/C1017M-1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Admixtures for Use in Producing Flowing Concrete》针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
ISO 19596:2017《Admixtures for concrete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conformity, marking and labelling》建立国际通用规范框架。
EN 934-2:2009《Admixtures for concrete, mortar and grout - Part 2: Concrete admixtures - Definitions, requirements, conformity》规定欧洲技术准则。
JIS A6204:2020《混凝土用化学掺合料》明确日本工业标准检测流程。
检测仪器
水泥胶砂搅拌机:符合GB/T 17671要求,转速精度±5rpm,确保外加剂与胶凝材料均匀混合,制备标准测试样品。
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容量60-100L,叶片与衬板间隙≤5mm,模拟工程实际拌合工况,准确控制投料时序与搅拌强度。
压力试验机:量程≥2000kN,示值误差≤±1%,配备球铰支座,执行GB/T 50081标准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数据采集频率≥10Hz。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测针截面积100mm²,贯入速度10mm/min,依据GB/T 50080自动记录初凝(3.5MPa)、终凝(28MPa)时间点,时间分辨率1min。
恒温恒湿养护箱:温度控制20±1℃,湿度≥95%,保障标准养护条件,内置多点温湿度传感器,波动度≤0.5℃。
含气量测定仪:气压式量程1-10%,分辨率0.1%,依据ASTM C231标准校准,配套捣棒与振动台实现标准化密实操作。
氯离子自动电位滴定仪:测量范围0.001-10%,配备银电极复合参比系统,符合GB/T 8077标准,自动终点判断精度±0.1mV。
激光粒度分析仪:干湿法分散模块,检测范围0.02-2000μm,评估膨胀剂等粉体外加剂细度及粒径分布,重复性误差≤1%。
冻融循环试验机:温控范围-20~20℃,单循环时间4-6小时,执行GB/T 50082标准,实时监测试件动弹性模量衰减,数据偏差≤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900nm,光谱带宽≤2nm,用于甲醛、氨等有害物质定量分析,检测限达0.01mg/L。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