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护肤品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5
功能性护肤品检测专注于验证产品安全性、功效性和合规性,涵盖关键指标如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和特定功能测试(如保湿、防晒效能),确保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为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pH值测试:评估产品酸碱度平衡,参数范围为pH 4.0-7.0以确保皮肤兼容性
重金属含量检测:分析铅、砷等有害元素,参数如铅≤10ppm和砷≤5ppm
微生物限度测试:测定细菌总数和致病菌,参数如细菌总数≤100 CFU/g和霉菌酵母≤10 CFU/g
保湿性能评估:测量水分保持能力,参数如增湿率≥30%和皮肤水分流失率≤15 g/m²/h
抗氧化活性测试:量化自由基清除效率,参数如DPPH清除率≥70%和ORAC值≥5000 μmol TE/g
防晒指数(SPF)测定:评估紫外线防护效果,参数如SPF值≥30和UVA防护系数≥1/3 SPF
抗衰老功效验证:检测胶原蛋白合成促进,参数如细胞活力提升百分比≥20%和弹性蛋白含量变化率
皮肤刺激性测试:通过人体斑贴试验,参数如红斑评分≤1.0和水肿评分≤0.5
稳定性分析:模拟高温、光照条件,参数如颜色变化评级≤ΔE 2.0和有效成分保留率≥90%
活性成分定量:精确测量如视黄醇含量,参数精度达0.1%和回收率95%-105%
粘度测定:评估产品流变特性,参数如粘度值100-5000 mPa·s和触变指数≥1.2
乳化稳定性测试:模拟离心分离,参数如分层率≤5%和沉淀体积≤1 mL
防腐效能验证:挑战测试微生物生长,参数如杀菌率≥99%和保存期≥24个月
透皮吸收率分析:测量成分渗透皮肤深度,参数如吸收率≤10 μg/cm²/h和累积量
过敏原筛查:识别常见致敏物,参数如甲醛释放量≤500 ppm和香料组分限值
检测范围
保湿霜:针对干燥皮肤设计的乳霜产品,提供长效水分锁定功能
防晒乳液:液态配方用于紫外线防护,适用于日常户外使用
抗衰老精华:高浓度活性成分制剂,专注于减少皱纹和提升弹性
面膜:片状或膏状护理品,强化皮肤吸收和修复效果
眼霜:专门针对眼部区域配方,减轻黑眼圈和细纹
洁面乳:泡沫或凝胶产品,用于皮肤清洁和污垢去除
身体乳:全身用乳液,改善皮肤纹理和保湿屏障
防晒喷雾:便捷喷雾形式防晒品,增强均匀覆盖和再涂抹
婴儿护肤品:温和配方专为婴儿敏感皮肤设计,减少刺激风险
男士护肤品:针对男性皮肤特性优化,如控油和剃须后护理
精华液:高渗透性制剂,促进活性成分深层吸收
护手霜:手部专用产品,修复干燥和裂纹
彩妆底霜:妆前乳或隔离霜,增强妆容贴合和防护
去角质产品:凝胶或磨砂配方,去除死皮细胞和改善肤质
敏感肌专用品:低敏配方,减少红血丝和不适反应
检测标准
ISO 24444:2019 防晒产品SPF体外测定方法
GB/T 29665-2013 皮肤保湿性能测试通用方法
ASTM E2521-13 透皮吸收体外试验标准指南
GB/T 7917-1987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规范
ISO 11930:2019 化妆品防腐效能评估方法
GB/T 22731-2017 化妆品中重金属限量及测定
ISO 10993-10:2021 医用器械皮肤刺激试验方法
GB/T 13531-2008 化妆品pH值测定标准
ISO 16128-1:2016 天然和有机化妆品成分指南
GB/T 34819-2017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规范
ASTM D523-14 光泽度测量标准方法
GB/T 26513-2011 化妆品流变性能测试
ISO 24442:2011 防晒产品UVA防护体外评估
GB/T 24800-2009 化妆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ASTM F756-17 生物材料溶血性测定
检测仪器
pH计:测量样品酸碱度,功能为提供精确pH读数确保皮肤兼容性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紫外线吸收光谱,功能为测定SPF值和UVA防护效能
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活性成分含量,功能为分离和检测如视黄醇等化合物
恒温恒湿箱:模拟储存环境条件,功能为评估产品稳定性变化
皮肤水分测试仪:测量表皮水分含量,功能为验证保湿性能效果
微生物培养箱:培养细菌和真菌样本,功能为执行微生物限度测试
粘度计:测定产品流变特性,功能为评估粘度值和乳化稳定性
细胞培养系统:培养皮肤细胞模型,功能为分析抗衰老活性和刺激性
透皮扩散池:模拟皮肤渗透过程,功能为测量透皮吸收率
离心机:进行分离测试,功能为验证乳化稳定性分层率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