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油共轭二烯酸检测
发布时间:2025-09-18
葵花籽油共轭二烯酸检测是通过光谱分析等方法测定油脂中共轭二烯酸含量,以评估氧化程度和品质稳定性。检测涵盖多项理化指标,确保油脂符合食品安全和工业应用要求,重点关注氧化产物的定量分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共轭二烯酸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光谱法精确测量葵花籽油中共轭二烯酸的浓度,用于评估油脂氧化初期形成的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物,直接反映氧化稳定性。
过氧化值检测:通过滴定法测定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指示油脂氧化程度,过高值表明油脂已发生显著氧化变质。
酸价检测:测量游离脂肪酸含量以评估油脂水解程度,酸价升高可能源于储存不当或加工问题,影响油脂品质。
碘值检测:测定油脂不饱和度,碘值高低反映脂肪酸双键数量,影响氧化速率和油脂稳定性。
皂化值检测:评估油脂中脂肪酸的平均分子量,皂化值变化可指示油脂纯度和可能的掺假情况。
水分含量检测:严格控制油脂中水分含量,水分过高会加速水解和氧化反应,导致品质下降。
杂质检测:检测油脂中的不溶性杂质和悬浮物,杂质存在可能促进氧化或影响油脂透明度。
色泽检测:使用比色法评估油脂颜色变化,氧化可能导致色泽加深,间接反映氧化状态。
气味检测:通过感官分析评估油脂气味特征,氧化会产生酸败异味,用于初步品质判断。
脂肪酸组成分析:采用色谱法分析脂肪酸比例,组成变化影响氧化敏感性和营养价值。
检测范围
精炼葵花籽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的食用油,需检测氧化指标以确保食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粗制葵花籽油:未精炼的原油,含有较多杂质和天然抗氧化剂,氧化风险较高,需定期监测。
食品工业用葵花籽油:用于烹饪、油炸和烘焙的油脂,氧化稳定性直接影响食品保质期和风味。
化妆品用葵花籽油:应用于护肤品和头发护理产品的基础油,需确保低氧化程度以避免皮肤刺激。
医药用葵花籽油:作为药物载体或营养补充剂的油脂,要求高纯度和低氧化产物以保证安全性。
生物柴油原料油:葵花籽油作为可再生能源原料,氧化程度影响燃料稳定性和发动机性能。
饲料用葵花籽油:添加于动物饲料中的油脂,氧化会导致营养损失和动物健康问题。
工业润滑剂基础油:用于环保润滑剂的植物油组分,氧化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食用油混合产品:葵花籽油与其他油脂的 blends,需检测以确保混合后氧化指标符合标准。
长期储存油样:监控储存过程中油脂氧化变化,为保质期评估和库存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标准
ISO 3656:2011《动植物油脂 紫外吸光度的测定》:国际标准规定了油脂在紫外区域的吸光度测量方法,适用于共轭二烯酸含量的间接评估。
ASTM D1959-2014《干燥油和脂肪酸碘值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用于测定油脂碘值,评估不饱和度与氧化敏感性。
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提供碘值检测的滴定方法,确保油脂品质控制。
ISO 3960:2017《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的测定》:国际标准规范过氧化值的碘量滴定法,用于氧化程度评估。
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国标准涵盖酸价、过氧化值等多指标检测,保障食用油安全。
ASTM D5555-2019《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准测试方法》:标准提供酸价测定程序,用于评估油脂水解状况。
ISO 660:2020《动植物油脂 酸价和酸度的测定》:国际标准统一酸价检测方法,促进全球贸易一致性。
GB/T 5528-2008《动植物油脂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中国标准规定水分检测的烘箱法,控制油脂储存条件。
ASTM D1965-2019《植物油色泽的标准测试方法》:标准使用罗维朋色度计评估油脂颜色,关联氧化状态。
ISO 12228:2014《动植物油脂 甾醇组成的测定》:国际标准涉及脂肪酸和甾醇分析,辅助氧化稳定性评估。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用于直接定量共轭二烯酸含量,精度高且操作简便。
气相色谱仪:采用毛细管柱分离脂肪酸组分,结合检测器分析组成比例,评估油脂氧化敏感性。
自动滴定仪:集成电位或颜色指示滴定功能,精确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减少人为误差。
水分测定仪:基于卡尔费休法或烘箱原理测量水分含量,确保油脂干燥度以延缓氧化。
罗维朋色度计:通过比色法评估油脂色泽变化,氧化导致颜色加深时提供客观数据。
恒温振荡器:模拟储存条件加速氧化实验,用于稳定性测试和保质期预测。
离心机:分离油脂中的杂质和水分,制备均匀样品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分析天平:高精度称量样品和试剂,确保滴定和光谱分析的测量可靠性。
pH计:监测油脂酸度变化,辅助酸价检测和品质控制过程。
光谱数据分析软件:处理紫外光谱数据,计算共轭二烯酸浓度并生成报告。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