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详查检测
发布时间:2025-09-23
土壤污染详查检测是对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系统性识别与定量分析的专业活动。其核心在于精准识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理化指标,严格遵循国家及国际标准方法,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pH值检测:测定土壤酸碱度,是评估土壤环境化学行为的基础指标,对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有显著影响。
镉含量检测:定量分析土壤中镉元素浓度,该重金属具有高生物毒性,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汞含量检测:精确测定土壤总汞及甲基汞含量,汞及其化合物具有强神经毒性且易长期残留于环境中。
砷含量检测:分析土壤中无机砷与有机砷形态含量,砷是常见类金属污染物,与人体多系统健康风险相关。
铅含量检测:检测土壤铅污染水平,铅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存在不可逆损害,是环境监测重点元素。
铬含量检测:区分检测三价铬与六价铬含量,六价铬具有强迁移性和高毒性,为土壤污染详查重点。
铜含量检测:测定土壤中铜元素总量,过量铜摄入会抑制植物生长并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镍含量检测:定量分析镍污染物浓度,镍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具有致敏性与潜在致癌性风险。
锌含量检测:检测土壤锌含量水平,锌是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存在会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多环芳烃检测:分析土壤中萘、苯并[a]芘等典型多环芳烃含量,这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突变性。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测定土壤中苯、氯仿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具有高迁移性与潜在健康风险。
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检测酚类、酞酸酯类等半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难以降解且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总石油烃检测:定量分析土壤中石油烃(C10-C40)总量,是评估矿物油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项目。
检测范围
农用地土壤:用于种植食用农产品的耕地、园地等土地,污染详查关注污染物在作物中的积累及食物链传递风险。
建设用地土壤:城镇中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检测需重点关注对人体健康有直接暴露风险的污染物指标。
矿区及周边土壤:金属非金属矿区、油田等资源开采区域及周边环境,易受开采活动影响存在特征污染物累积现象。
工业遗留场地土壤:化工、冶金、电镀等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土壤可能受到多种有机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
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地下水水源补给区的土壤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水源水质安全。
灌溉用水土壤:使用地表水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的区域,土壤污染物可能随灌溉过程迁移至农作物中。
固体废物堆放场地土壤: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及周边土壤,易受渗滤液影响出现污染物扩散。
道路交通沿线土壤: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两侧土壤环境,长期受汽车尾气、轮胎磨损等影响存在特定污染物累积。
城市绿地土壤:公园、社区绿化带等公共绿地土壤,与公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需关注其环境质量与安全性。
自然保护区土壤: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自然区域,土壤检测服务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检测标准
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规定了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精确测定土壤中铅和镉元素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
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汞含量的标准方法,具有高灵敏度与抗干扰能力。
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规定了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技术测定土壤中总砷含量的样品前处理与仪器分析步骤。
HJ 741-2015《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采用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HJ 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并配备荧光或紫外检测器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
HJ 803-2016《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用王水消解样品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土壤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
ISO 11047:1998《土壤质量 王水提取物中镉、铬、钴、铜、铅、锰、镍和锌的测定 火焰和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国际标准规定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王水提取液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程序。
ISO 18287:2006《土壤质量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提供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国际通用方法与质量控制要求。
EPA 6010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美国环境保护署标准方法,适用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提取液中多种元素含量。
EPA 8260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规定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标准程序。
检测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具备极低检出限与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用于土壤样品中痕量及超痕量重金属元素的精确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气相色谱高分离效能与质谱高定性能力,主要用于土壤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荧光或紫外检测器,适用于分析难挥发、热不稳定性的有机污染物,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农药残留。
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石墨炉或火焰原子化技术,用于土壤消解液中特定金属元素如铅、镉、铜、锌等含量的常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仪:利用原子荧光强度与浓度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特别适用于土壤中汞、砷等易形成氢化物元素的超痕量检测。
微波消解仪:采用微波加热与高压密闭罐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快速、高效的酸消解处理,为元素分析提供制备好的试样溶液。
索氏提取装置:通过连续溶剂回流萃取原理,从土壤样品中有效提取有机污染物,适用于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前处理过程。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