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技术检测
发布时间:2025-09-24
固相萃取技术检测是一种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目标化合物的分离与富集。该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和洗脱过程,显著提高后续分析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及药物分析等领域,其操作需严格控制吸附剂类型、洗脱溶剂及流速等关键参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吸附剂性能验证:评估固相萃取柱填料的吸附容量、保留效率及批次一致性,确保其对目标化合物具有适宜的选择性和回收率,这是保证萃取效果的基础环节。
洗脱溶剂优化检测:通过测试不同极性与组成的溶剂对目标物的洗脱效率,确定最佳洗脱条件,以最大限度提高化合物回收率并减少杂质共洗脱。
流速控制精度检测:监测样品加载、淋洗及洗脱步骤中的流速稳定性,流速偏差可能导致吸附不完全或洗脱不充分,影响方法重现性。
pH适应性测试:考察固相萃取柱在不同pH值样品基质中的稳定性与吸附性能,pH值变化可能影响化合物形态及吸附剂表面活性。
穿透体积测定:确定特定条件下吸附剂对目标化合物的最大保留体积,超出该体积可能导致分析物损失,直接影响富集效果。
回收率测试:通过加标样品计算目标物在整个萃取过程中的回收率,这是评价方法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核心指标。
基质效应评价:分析复杂样品基质对固相萃取过程及后续检测的干扰程度,需优化前处理步骤以降低基质效应。
交叉污染检查:验证固相萃取装置在连续处理样品过程中是否存在残留污染,确保高浓度样品不会影响后续低浓度样品的分析结果。
溶剂兼容性测试:评估吸附剂对各类有机溶剂的耐受性,避免溶剂强度过高导致吸附剂结构破坏或性能下降。
批次重复性检验:对同一批次或多批次固相萃取柱进行重复性测试,确保其性能参数符合方法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检测范围
环境水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等水体样品,需富集其中痕量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基质复杂且干扰物质多。
食品提取液:涵盖果蔬、谷物、肉类等食品的溶剂提取物,用于分离兽药残留、真菌毒素或非法添加物,基质油脂与色素干扰显著。
生物体液:如血液、尿液及血清等临床样品,需提取药物代谢物或内源性化合物,样品量少且成分复杂。
药品原料:药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或原料药,需纯化目标成分并去除合成副产物或催化剂残留。
土壤及沉积物:环境固体样品经提取后的溶液,富含腐殖酸等大分子干扰物,需净化富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化妆品制剂:膏霜、乳液等样品溶剂提取液,用于检测禁用物质或限用防腐剂,基质含大量乳化剂与油脂。
饮料制品:包括酒精饮品、果汁及软饮料等液体食品,需富集色素、甜味剂或污染物,糖分与酸度影响吸附过程。
空气采样滤膜:大气颗粒物采样滤膜溶剂提取液,浓缩多环芳烃、醛酮类化合物,基质中存在无机颗粒干扰。
植物提取物:中药材或农作物的溶剂萃取液,用于目标活性成分的纯化或污染物去除,色素与萜类成分干扰大。
工业化学品:化工产品中的杂质或副产物检测,需从复杂反应体系中分离目标分析物,溶剂极性及浓度变化大。
检测标准
GB/T 23213-2008:规定了植物油中多环芳烃测定时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吸附剂类型、洗脱溶剂及活化条件等关键参数。
GB/T 21917-2020:针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明确了固相萃取柱的规格、上样流速及洗脱体积等操作要求。
ISO 17993-2002:水质中多环芳烃测定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标准,规定了柱填料类型、样品pH调节及干燥步骤等具体条件。
EPA Method 3535A:美国环境保护署标准方法,用于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固相萃取提取与净化流程。
ASTM D7168-2011:针对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固相萃取浓缩方法标准,包括装置校准、流速控制及回收率验证等技术要求。
GB/T 39560-2020: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检测,提出了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处理聚合物提取液的净化方法。
ISO 28540-2011:水质中多环芳烃及相关化合物的固相萃取富集方法,涵盖了柱预处理、样品加载及氮吹浓缩等步骤。
GB/T 24800-2009: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的检测前处理标准,规定了固相萃取柱的活化、上样及洗脱条件。
检测仪器
固相萃取装置:多通道真空或正压驱动样品处理系统,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精确控制流速并避免交叉污染,提高萃取效率与一致性。
液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并定量洗脱液中的目标化合物,其高分离度与灵敏度依赖于固相萃取提供的净化与富集效果。
氮吹浓缩仪:通过加热与氮气吹扫快速蒸发洗脱溶剂,浓缩目标物至微小体积,温度与气流稳定性直接影响回收率与重现性。
pH计:精确测量样品溶液的酸碱度,pH值是优化吸附条件的关键参数,影响化合物形态及吸附剂表面电荷。
分析天平:称量吸附剂、标准品及样品重量,称量精度直接影响方法建立时的参数准确性与结果可靠性。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