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油墨成分剖析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UV油墨成分剖析检测是评估其环保性、安全性与功能性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聚焦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及添加剂等核心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精密仪器方法,系统阐述工业级UV油墨的标准化检测流程与质量控制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UV油墨成分剖析检测涵盖四大核心模块:光引发剂系统分析、活性单体表征、低聚物结构鉴定及功能性添加剂筛查。光引发剂需测定二苯甲酮类、硫杂蒽酮类等12类化合物的类型与浓度梯度;活性单体重点检测丙烯酸酯单体的官能度分布与残留抑制剂含量;低聚物需解析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与双键保留率;添加剂模块包含流平剂、消泡剂的化学组成及硅类迁移物限量测试。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印刷电子用导电UV油墨、3D打印光固化树脂、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等三大应用场景。印刷电子领域重点监控纳米银颗粒分散度与光固化效率的关联参数;3D打印材料需验证低聚物粘度-固化速度的线性关系;食品级油墨严格执行GB 9685标准对邻苯二甲酸酯类、重金属迁移量的管控要求。基材兼容性测试覆盖PET膜材、金属镀层表面等12种常见承印物。检测方法
采用ASTM D7231标准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配备DB-5MS色谱柱实现C8-C20烃类物质的基线分离。高效液相色谱(HPLC)依据ISO 20714规范,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测定光引发剂转化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同步采集240-400nm特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通过ATR附件采集4000-400cm⁻¹指纹区数据,结合OPUS软件进行丙烯酸酯双键转化率的定量分析。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