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加工品国抽项目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3
谷物加工品国家监督抽查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重点针对理化指标、污染物残留及微生物安全等核心项目开展分析。依据GB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规范体系,通过标准化仪器与方法对小麦粉、大米制品等加工品实施全流程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谷物加工品国家监督抽查涵盖六大类核心指标: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GB 5009.3-2016)、灰分(GB 5009.4-2016)、酸度(GB/T 5517-2010)及过氧化值(GB 5009.227-2016)
污染物限量:铅(GB 5009.12-2017)、镉(GB 5009.15-2014)、总砷(GB 5009.11-2014)及汞(GB 5009.17-2021)
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GB 5009.22-2016)、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GB 5009.111-2016)及玉米赤霉烯酮(GB 5009.209-2016)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 5009.28-2016)、山梨酸(GB 5009.29-2016)及二氧化硫残留(GB 5009.34-2022)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GB 4789.2-2022)、大肠菌群(GB 4789.3-2016)及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品质特征:面筋含量(GB/T 5506.2-2008)、脂肪酸值(GB/T 5510-2011)及品尝评分值
检测范围
国家监督抽查覆盖三大类谷物加工制品:
初级加工品:小麦粉(特一粉/标准粉)、大米粉(籼米粉/粳米粉)、玉米粉及荞麦粉等基础原料
深加工制品:挂面(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方便面(油炸型/非油炸型)、速冻面米食品及谷物膨化食品
特色产品:全麦粉、营养强化面粉(钙铁锌强化型)、杂粮混合粉及预拌粉等新型产品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建立三级检测体系:
理化分析:采用烘箱干燥法测定水分(105℃恒重法),马弗炉灼烧法测定灰分(550℃高温灼烧),电位滴定法测定酸度值
色谱分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真菌毒素;离子色谱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
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砷汞形态;近红外光谱快速筛查面筋含量
微生物培养:平板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MPN法进行大肠菌群定量;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致病菌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组:电子分析天平(0.1mg精度)、恒温干燥箱、马弗炉(最高温度1000℃)、凯氏定氮仪及索氏提取装置
精密分析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专用设备组:面筋指数测定仪、粉质拉伸仪、降落数值仪及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专用品质评价设备
微生物实验室配置:二级生物安全柜、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PCR扩增仪及恒温培养箱组群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