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干胶成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快干胶成分检测是评估其化学组成与性能指标的关键技术流程,涉及主成分分析、有害物质筛查及物理性能测试等核心环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精密仪器方法实现精准定性定量分析,确保产品符合工业安全标准与环保法规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快干胶成分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氰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如α-氰基丙烯酸乙酯)含量测定
添加剂检测: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稳定剂(二氧化硫类)、阻聚剂(对苯二酚)等辅料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VOC):甲苯、二甲苯等溶剂残留量测定
有害物质筛查:重金属(铅、镉、汞)、多环芳烃(PAHs)、甲醛释放量检测
物理性能测试:固化时间、剪切强度、耐温性(-40℃~120℃)、粘度参数测定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快干胶类型及应用场景: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型 |
---|---|
基材类型 | 氰基丙烯酸酯系、环氧改性系、硅烷改性聚醚系 |
应用领域 | 工业级(金属/塑料粘接)、医疗级(组织粘合剂)、电子级(电路板封装) |
固化方式 | 湿气固化型、光固化型、双组分反应型 |
特殊功能 | 耐高温型(>150℃)、抗冲击型、低白化型 |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采用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50℃→300℃(10℃/min),EI离子源70eV条件下进行单体及溶剂成分分离鉴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使用ATR附件采集4000-400cm-1范围透射谱图,通过OMNIC谱库比对确认特征官能团。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波消解样品后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检出限达0.01μg/g。
热重分析(TGA)
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至800℃,分析材料热稳定性及挥发分含量。
力学性能测试
依据ASTM D1002标准使用万能试验机测定搭接剪切强度,加载速率1.3mm/min。
检测仪器
Agilent 7890B-5977B GC-MS系统
配备三重轴质量分析器,实现10ppt级VOC检测灵敏度。
Thermo Nicolet iS50 FTIR光谱仪
集成DLaTGS检测器与金刚石ATR晶体,满足微量样品快速分析需求。
PerkinElmer NexION 2000 ICP-MS
三锥接口技术有效消除干扰信号,支持多元素同步测定。
TA Instruments Q500 TGA热重分析仪
0.1μg称量分辨率配合高精度温控模块(±0.1℃),精确表征热失重过程。
Instron 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
30kN载荷容量搭配Video Extensometer非接触式应变测量系统。
Sartorius MA37水分分析仪
卤素灯加热单元配合0.001g精度称重传感器,实现快速水分含量测定。
注:所有仪器均需定期通过NIST标准物质进行校准验证,实验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3±2℃,相对湿度50±5%。测试数据需经三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以确保结果可靠性。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