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颜色变化灰度色标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纺织品颜色变化灰度色标检测是评估织物色牢度性能的核心技术手段。本文依据ISO105-A02、GB/T250等国际国内标准体系,系统阐述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等关键项目的检测流程,涵盖样品制备、灰度分级判定及仪器分析等专业技术环节,为纺织品质量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纺织品颜色变化灰度色标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耐光色牢度:评估纺织品在模拟日光照射下的颜色稳定性
耐洗色牢度:测定常规水洗及干洗过程中的颜色保持能力
耐摩擦色牢度:检验干湿摩擦条件下的颜色转移程度
耐汗渍色牢度:分析人体汗液浸渍后的颜色变化特性
耐氯水色牢度:验证泳装等制品在含氯环境中的抗褪色性能
各项目均需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周期和条件执行测试程序,最终通过比对灰度卡进行五级九档的客观评级。
检测范围
本检测技术适用于各类纺织制品的质量管控:
纤维原料: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染色稳定性验证
服装面料:外衣、内衣、运动服等成衣材料的耐久性测试
家纺产品:窗帘、床品等长期光照环境的褪色风险评估
产业用纺织品:汽车内饰、户外篷布等特殊场景的耐候性检验
染色助剂:新型染料及固色剂的性能验证与效果评价
根据产品用途差异选择对应的测试组合方案,如婴幼儿服装需重点考核唾液/汗渍色牢度。
检测方法
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样品制备:按GB/T 6151规定裁剪40×100mm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形成组合样
预处理平衡:在温度20±2℃、湿度65±4%环境下平衡24小时
模拟试验:
光老化测试采用氙弧灯照射(辐照度1.1W/m²@420nm)
水洗测试按ISO 105-C06配置含ECE洗涤剂的溶液
摩擦测试使用16×16mm方形摩擦头施加9N垂直压力
灰度比对:将处理后的试样与未处理原样置于D65标准光源下,使用ISO灰卡进行目视评级:
5级:无可察觉变化
4-5级:轻微变化
3-4级:明显变化但可接受
2-3级:显著变化需预警
1-2级:严重变色不合格
数据记录:记录最高变褪色等级及沾色等级双重指标
检测仪器
专业实验室需配备以下关键设备系统:
仪器类型 | 技术参数 | 符合标准 |
---|---|---|
氙灯老化试验箱 | 相对湿度30±5% | AATCC 16.3 |
旋转式耐洗色牢度仪 | 不锈钢珠磨损系统 | GB/T 3921 |
数字式摩擦色牢度仪 | 往复速度60次/min | GB/T 3920 |
分光测色仪 | CIE L*a*b*色彩空间转换 | ISO 105-J03 |
恒温恒湿箱 | 波动度±0.5℃/±2%RH | GB/T 6529 |
标准光源箱 | 照度1000±200lux | ISO 3668:2017 |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