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8
防晒霜检测是评估产品防护性能与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主要涵盖SPF值验证、PA等级测定、成分合规性及稳定性分析等核心指标。检测过程严格遵循国际标准与实验室规范,重点关注紫外线阻隔效率、化学添加剂限量及产品使用适应性,确保数据客观准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防晒霜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值测定、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等级评估、广谱防晒效能验证、化学成分定量分析及物理稳定性测试。SPF值通过模拟紫外线照射实验计算皮肤红斑最小持续剂量(MED)提升倍数;PA等级采用持续性色素黑化(PPD)法测定UVA防护能力;广谱检测需满足290-400nm波长范围内紫外线透过率≤10%的要求。
化学成分检测涵盖二苯酮类、奥克立林等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浓度测定,以及重金属(铅、砷、汞)、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致敏原(香料组分)的限量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包含耐热性(45℃/24h)、耐寒性(-15℃/24h)及离心稳定性(3000rpm/30min)实验。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SPF15至SPF50+的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氧化锌)及混合型产品,包括乳液、喷雾、膏霜等不同剂型。适用场景涵盖日常通勤用低倍数产品(SPF15-30)、户外运动用高抗水型产品(SPF50+),以及儿童专用(pH5.5-7.0)、敏感肌专用(无酒精/低致敏配方)等特殊类别。
区域性标准差异需重点核查:欧盟EC No 1223/2009对亚苄基樟脑衍生物的限制;美国FDA 21CFR201.327对阿伏苯宗的最高浓度规定;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粒径管控要求。
检测方法
SPF测定采用ISO 24444:2019体外法与人体验证法双轨制:体外法使用PMMA板模拟皮肤表面涂布样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290-400nm透射率;人体法则招募20名以上健康受试者进行背部MED值对比测试。
PA等级依据ISO 24442:2011标准实施PPD法实验:使用UVA光源照射受试者皮肤,通过比色法量化持续黑化反应时间差。化学成分分析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进行定量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正离子模式扫描。
稳定性测试执行ICH Q1A指导原则:加速试验条件为40℃±2℃/75%RH±5%环境储存6个月,定期取样观察颜色变化、分层现象及pH值波动。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包括UV-2000S紫外透射率分析仪(配备6mm孔径积分球)、Solar Light Model 601D SPF测试系统(含氙灯光源与单色仪)、Thermo 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DAD检测器及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辅助设备涵盖Labconco冻干机(维持样品低温稳定性)、Brookfield DV2T粘度计(测量流变特性)、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 pH计(精度±0.01)。
精密测量环节使用Sartorius CPA225D分析天平(分辨率0.01mg)进行样品称量;微生物检测采用Binder KB115恒温培养箱维持30℃环境;粒径分析通过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仪完成纳米颗粒分布测定。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