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8
行车记录仪检测是保障设备性能与安全性的重要技术环节,涵盖视频采集质量、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及电气安全等核心指标。本文依据GB/T19056-2021《汽车行驶记录仪》等行业标准,系统阐述关键检测项目、适用范围及实验室测试方法,为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专业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行车记录仪核心检测项目分为六大类:
视频性能测试:分辨率(1080P/4K)、帧率稳定性、动态范围、低照度成像能力
存储性能验证:循环录制完整性、紧急事件锁定功能、存储介质读写速度
环境适应性试验:-40℃~85℃温度循环测试、湿热交变试验(95%RH)、太阳辐射老化模拟
机械可靠性评估:6轴向随机振动测试(20Hz~2000Hz)、自由跌落试验(1.5m高度)
电气安全检测:绝缘电阻(≥100MΩ)、耐压强度(AC1500V/60s)、反向电压保护
电磁兼容性测试:辐射骚扰(30MHz~1GHz)、静电放电抗扰度(±15kV)、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产品类型:
后视镜集成式记录仪(带ADAS辅助功能)
独立式便携记录仪(单/双镜头配置)
OBD供电型专业记录设备
4G联网型云存储记录仪
特种车辆用防爆型记录装置
车载全景环视摄像系统(含记录模块)
检测方法
视频分辨率测试:
使用ISO12233标准测试卡进行静态拍摄分析
动态分辨率采用旋转测试靶标(0.5~60rpm)评估
MTF调制传递函数法计算有效TV Line值
低照度性能验证:
在暗室环境中模拟0.01lux~10lux照度梯度变化
采用积分球光源系统控制光照均匀度(±5%)
通过图像信噪比(SNR≥30dB)判定成像质量
温度循环试验:
-40℃低温存储8小时→25℃恢复2小时→85℃高温运行8小时
每个温区转换时间≤15分钟
完成10次循环后检查功能完整性
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应用领域 |
---|---|---|
视频分析仪 | 支持4K@60fps解码/12bit色深分析/ITU-R BT.2020色域覆盖 | 图像质量评估 |
三综合试验箱 | -70℃~150℃/湿度10%~98%RH/振动加速度20g RMS | 环境适应性测试 |
EMI接收机 | 9kHz~18GHz频率范围/峰值检波精度±1dB | 电磁兼容性测量 |
数字示波器 | 8通道同步采样/5GSa/s采样率/16bit垂直分辨率 | 电源质量分析 |
光学积分球 | 直径2m/光谱范围380~2500nm/照度精度±1%FS | 光学性能校准 |
机械冲击台 | 半正弦波冲击/峰值加速度100g/脉宽6ms~30ms可调 | 结构强度验证 |
*注: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定期进行量值溯源。
本文所述方法符合GB/T 19056-2021《汽车行驶记录仪》、ISO 16750-3:2012《道路车辆电气电子设备环境条件》等标准要求。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