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9
翡翠检测是鉴定其天然性、品质及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流程。专业检测需涵盖颜色成因、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分析,通过标准化仪器与科学方法区分天然翡翠与人工处理品。核心要点包括红外光谱特征峰识别、折射率测定、密度验证及显微结构观察,确保结果客观准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翡翠检测涵盖基础物理性质与深层结构特征两大维度。物理性质检测包含颜色分布特征分析、折射率测定(1.66±0.02)、相对密度验证(3.30-3.36g/cm³)及硬度测试(莫氏6.5-7级)。结构特征检测重点观察矿物颗粒形态、解理面走向及"翠性"表现。化学成分分析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主要元素含量(NaAlSi₂O₆理论值),辅助判断产地特征。特殊处理鉴定包含红外光谱2850-3050cm⁻¹区间树脂吸收峰识别、紫外荧光反应异常及拉曼光谱染色剂特征峰筛查。检测范围
专业翡翠检测覆盖四大类目:天然未处理翡翠(A货)、酸洗充填处理品(B货)、染色处理品(C货)及复合处理品(B+C货)。针对不同形态制品建立差异化检测方案:雕刻件重点检测雕刻凹陷处颜色聚集现象;珠串类制品需逐颗验证密度一致性;镶嵌饰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避免破坏贵金属托架。特殊品类包含墨翠透光性验证、紫罗兰翡翠致色元素分析及老坑玻璃种结构致密度测定。仿制品鉴别涵盖水沫子(钠长石玉)、岫玉染色品及玻璃仿制品的物性参数比对。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遵循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鉴定》规范实施。颜色分析采用CIE标准光源箱进行D65光源下的色度坐标测定,配合光纤光谱仪获取400-700nm吸收光谱。结构观测使用40倍立体变焦显微镜记录矿物颗粒边界特征与裂隙充填状态。红外光谱分析采用KBr压片法获取中红外区400-4000cm⁻¹特征谱图,通过OH⁻振动峰位判断是否经过充胶处理。拉曼光谱聚焦514nm激光源对表面微区进行785-2000cm⁻¹扫描,识别外来染料特征峰。无损检测组合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元素-光学特性交叉验证。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