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纸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9
相片纸检测是评估其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及成像质量的关键流程,涵盖基材厚度、表面光泽度、吸墨均匀性、耐光老化性等核心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ISO18909、ASTMF1945等行业标准,通过精密仪器量化分析材料特性与耐久度差异,确保产品符合影像输出及长期保存的技术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物理性能指标:基材克重(±0.5g/m²)、厚度公差(≤3μm)、表面粗糙度(Ra值0.8-2.5μm)、挺度(纵向≥4.0mN·m)
光学特性参数:CIE LAB色域覆盖率(≥95% sRGB)、白度值(D65光源下≥92%)、光泽度(60°角测量20-90GU)
化学稳定性测试:耐水性(浸渍24h无分层)、耐酸碱(pH4-9溶液接触无褪色)、抗氧化性(臭氧浓度50ppb暴露72h ΔE≤2)
影像耐久性评估:耐光牢度(氙灯照射100小时ΔE≤3)、抗划伤等级(3H铅笔硬度测试)、抗粘连性(50℃/80%RH存储7天无粘连)
检测范围
基材类型:铸涂型RC相纸(聚乙烯淋膜层厚度15-25μm)、膨润型无酸纸(pH值7.5-9.5)、合成纸基(PET/PVC材质厚度100-300μm)
表面处理工艺:高光型(镜面反射率>85%)、绒面型(微孔结构孔径5-15μm)、防水型(接触角>110°)
应用场景分类:数码喷墨打印(吸墨速率0.8-1.5s)、激光冲印(显影层厚度8-12μm)、热升华转印(涂层熔点180-200℃)
特殊功能材料:防伪相纸(荧光纤维含量≥0.3%)、档案级相纸(ISO 9706合规性)、医用影像相纸(DICOM GSDF校准)
检测方法
厚度测量法:采用接触式测厚仪在23±1℃环境下进行10点矩阵采样,依据ISO 534标准计算厚度CV值
色度分析法: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L*a*b*值,按ISO 13655标准进行M0/M1/M2照明条件切换测试
加速老化试验:通过氙灯老化箱模拟20年自然光照(总辐照量250kJ/m²),按ANSI IT9.9评估影像稳定性
微观结构观测:采用扫描电镜(SEM)在5000倍率下分析涂层孔隙率及纤维分布均匀性
动态机械分析:使用DMA设备在-20℃至80℃温度范围内测定弹性模量变化曲线
检测仪器
精密测厚系统:Mitutoyo Litematic VL-50S系列非接触式激光测厚仪,分辨率0.1μm,配备温度补偿模块
光谱分析平台:X-Rite i1Pro 3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380-730nm,符合ISO 13655:2017标准要求
环境模拟设备:Q-SUN Xe-3氙灯试验箱,配备340nm紫外过滤系统及黑板温度控制系统
力学测试机组:Instron 5967双柱拉力机,最大载荷10kN,可执行ASTM D828撕裂强度测试程序
显微成像系统:Hitachi 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搭配EDS能谱仪进行元素成分分析
热分析装置:TA Instruments Q200差示扫描量热仪,可测定涂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熔融焓值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