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计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9
硬度计检测是评估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手段,通过标准化方法测定材料抵抗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核心检测项目涵盖洛氏、布氏、维氏等主流硬度标尺,适用于金属、合金、陶瓷及高分子材料。需重点关注试样制备、载荷控制及测量精度控制,确保数据符合ASTME18、ISO6506等国际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硬度计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关键项目:洛氏硬度(HRC/HRB/HRA)、布氏硬度(HBW)、维氏硬度(HV)、努氏硬度(HK)及里氏硬度(HL)测试。其中洛氏硬度适用于淬火钢件与硬质合金的快速测定;布氏硬度专用于中低硬度金属材料的宏观组织评价;维氏硬度则实现从薄膜到块体材料的跨尺度测量。特殊项目包括显微维氏硬度(HV0.01-HV1)用于涂层/镀层分析,以及高温/低温环境下的原位硬度测试。
检测范围
本检测技术覆盖黑色金属(碳钢、合金钢)、有色金属(铝合金、铜合金)、粉末冶金制品、工程塑料及热固性树脂等八大类材料体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机械零件热处理效果验证、焊接接头强度评估、轴承滚道硬化层深度测定、注塑模具表面耐磨性分析以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研究。针对特殊形态试样设有专项解决方案:直径≥2mm的线材采用专用砧座;厚度<1mm的薄板实施表面补偿修正;曲面试样配置球面适配器。
检测方法
标准检测流程依据ISO 6506-1:2014和ASTM E384-22执行:首先进行试样表面处理(Ra≤0.8μm),使用金相镶嵌或机械夹持方式固定;根据材料预期硬度选择标尺类型与试验力(9.807N-29420N);加载保持时间严格控制在10-15秒(塑料类延长至30秒);压痕对角线测量采用500倍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5μm)。异常情况处理规范包括:层状材料出现裂纹时启用阶梯加载模式;各向异性材料执行多向测量取均值;表面粗糙试样采用三次测量剔除离群值。
检测仪器
主流检测设备分为机电式与全自动两大类别:机电式硬度计配备闭环伺服控制系统(载荷精度±0.5%),标配金刚石圆锥压头(顶角120°)与硬质合金球压头(Φ1/16"~Φ1/2")。全自动机型集成CCD视觉系统(最小刻度0.25μm)、环境温控模块(20±1℃)及数据追溯系统(符合21 CFR Part 11)。辅助设备包含:试样切割机(砂轮线速度35m/s)、真空镶嵌机(压力0.8MPa)、电解抛光装置(电压20V DC)以及标准硬度块组(洛氏C标尺HRC 20-70)。仪器校准依据JJG 112检定规程执行周期验证。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