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9
热量表作为供热计量核心仪表,其计量性能直接影响贸易结算公平性。专业检测需依据JJG225-2001等规程开展流量传感器精度、温度测量误差、计算器运算准确性等关键项目验证。本文系统阐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施热量表检测的技术要素与操作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量表法定检测包含基础计量性能与功能性验证两大类别:
流量传感器示值误差:在0.6qp~1.0qp流量范围内进行多工况测试
配对温度传感器误差:分别在5℃、50℃、95℃三个特征温度点进行校准
计算器热焓值计算误差:验证Δt≥3K时的积分计算准确度
压力损失测试:测定最大流量时的压力降是否符合Δp≤0.25MPa要求
电气安全性能:包含绝缘电阻≥100MΩ、耐压强度1500V/60s无击穿等指标
环境适应性试验:涵盖-25℃低温存储、55℃高温运行等极端条件测试
检测范围
现行规程适用于以下三类热量表的首次检定与后续检定:
分类依据 | 具体类型 | 测量范围 |
---|---|---|
工作原理 | 机械式热量表 | DN15~DN40口径 |
超声波式热量表 | DN15~DN300口径 | |
电磁式热量表 | DN50~DN1200口径 | |
应用场景 | 集中供热系统户用表(qp≤3.5m³/h) | |
工业换热系统用表(qp≥10m³/h) | ||
介质温度 | 4~95℃热水介质/130℃过热水工况特殊检定 |
检测方法
标准检测流程采用质量法-时间法组合测量系统:
δ=(Q示值-Q实际)/Q实际
其中Q实际=m/(ρ·t),ρ为介质密度修正值
将配对温度传感器与标准器同时浸入恒温槽:
测温区间划分:低温段(5~30℃)、中温段(30~70℃)、高温段(70~95℃)
单点稳定时间≥15min,读数间隔≤30s取均值计算Δt误差
通过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入预设的Δt与q组合:
Δt设定梯度:3K、10K、20K、30K四个特征点
流量信号按0.1qp,0.5qp,qp,1.2qp累计热量误差应满足E≤(3+4Δtmin/Δt)%要求
在0.2qp},0.5qp},qmax}三点测量进出口压差: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应配置以下计量标准装置:
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校验系统(U=0.2%,k=2)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U=0.02℃,k=2)
绝缘电阻测试:DC500V/1000V双量程
多通道RTD/脉冲信号发生模块
机械冲击:半正弦波30g/11ms脉冲
原始记录自动生成与电子签名功能
(注:实际检测需依据最新有效版检定规程执行)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