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板法混炼胶可塑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平行板法混炼胶可塑性检测是评估橡胶材料加工性能的核心试验方法。该检测通过测量试样在恒定载荷下的压缩变形量与弹性恢复量,定量表征胶料的塑性流动特性及弹性行为。关键检测参数包括压缩率、永久变形率及回复指数,需严格遵循ASTMD926、GB/T12828等标准规范操作环境与仪器校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平行板法混炼胶可塑性检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塑性变形指数(P值):表征胶料在恒定压力下的流动能力,反映材料分子链段滑移特性
弹性恢复率(R值):测定卸载后试样厚度恢复比例,评估交联网络结构完整性
压缩永久变形率(Cset):计算不可逆形变占比,判断材料抗蠕变性能
应力松弛特性:记录载荷保持阶段厚度变化曲线,分析粘弹性响应
温度敏感性:通过不同温控条件下的测试数据建立材料流变特性温度依存模型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下材料体系的工艺性能评价:
天然橡胶(NR)及其改性体系:包括烟片胶、标准胶等不同品级原料
合成橡胶体系:涵盖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丁腈橡胶(NBR)等主要品种
混炼胶配方验证:评价填充剂(炭黑/白炭黑)、增塑剂、硫化体系对加工性的影响
再生橡胶材料:测定多次加工后的性能衰减程度
特种橡胶制品:包括耐高温硅橡胶、氟橡胶等特种材料的成型性评估
检测方法
依据ISO 20028:2017及GB/T 12828标准要求,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试样制备:
取混炼均匀的胶料在开炼机上压制成3.0±0.2mm厚胶片
用专用裁刀切取直径16.0±0.1mm圆形试样5个
试样在23±2℃环境下调节24小时以上消除加工应力
测试条件设定:
试验温度按材料类型选择:常规橡胶70±1℃,硅橡胶150±1℃
预加载时间设定为30秒消除装样间隙
主压缩阶段载荷保持10.0±0.1kgf持续3分钟
卸载后记录5分钟内的弹性恢复过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记录厚度变化曲线(采样频率≥10Hz)
计算初始厚度h₀与最大压缩厚度h₁的比值获得压缩率P=(h₀-h₁)/h₀×100%
根据最终恢复厚度h₂计算永久变形率Cset=(h₀-h₂)/h₀×100%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积分面积表征能量耗散特性
结果验证要求:
同一批次试样平行测试结果极差应小于5%
定期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方法验证(如NIST SRM 3839)
检测仪器
实施平行板法检测需配置以下专业设备:
恒温型平行板塑性计:
温度控制范围:室温~200℃,波动度≤±0.5℃
压力传感器量程0~50kgf,精度等级0.5级
位移测量分辨率达到0.001mm
仪器维护需执行JJF 1107-2018计量规范要求,每日开机进行零点校准,每周检查加热单元温度均匀性(9点测试温差≤1℃),每季度委托法定计量机构进行强制检定。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