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眉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1
贡眉茶作为白茶类特色产品,其品质管控需通过系统性检测实现。专业检测涵盖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及安全指标三大维度,重点包括外形特征分析、水分含量测定、农药残留筛查及重金属污染物检测等核心项目。所有流程均严格遵循GB/T31751-2015《紧压白茶》等国家标准执行。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贡眉茶的品质评价体系包含基础指标与安全指标双重验证系统:
感官品质鉴定:外形(毫心显度/叶张形态/色泽匀整度)、汤色(明亮度/色泽稳定性)、香气(清纯度/持久性/陈化特征)、滋味(醇厚度/回甘表现)、叶底(柔韧性/活性物质留存)
理化成分分析:水分含量(≤8.5%)、水浸出物(≥28%)、茶多酚总量(18-25%)、游离氨基酸总量(≥2.5%)、咖啡碱含量(2-4%)
安全指标筛查: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乐果等15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9项)、铅/镉/砷重金属元素、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微生物指标
特殊项目验证:紧压茶松紧度测试(压力值≥200N)、含杂率测定(非茶类夹杂物≤0.8%)
检测范围
产品形态 | 生产阶段 | 包装规格 |
---|---|---|
散装贡眉(特级至三级) 紧压贡眉(饼茶/砖茶) | 原料初筛 加工过程品控 成品出厂检验 | 50g-500g小包装 3kg-5kg大件货品 仓储转化样本 |
检测方法
感官审评法:依据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配置标准审评杯碗组(容量150ml),采用3g茶样+沸水冲泡5min的规范流程
理化指标测定法:
水分测定:执行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恒温条件设定103±2℃持续4小时
茶多酚总量:采用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显色波长540nm
安全指标检验法:
农药残留:参照GB 23200.113-2018《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GC-MS/MS法
重金属元素:执行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第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检测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001g)
用于精确称量茶样及化学试剂,配备防震台与恒温罩确保测量稳定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900nm)
完成茶多酚、氨基酸等特征成分的定量分析,配备石英比色皿套装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配置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实现农药残留的痕量检测(检出限≤0.01mg/k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配备碰撞反应池技术,可同步测定铅/砷/镉等8种重金属元素(RSD<5%)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精度±0.5℃)
用于微生物指标的培养观察,内置多层不锈钢样品架系统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蒸馏效率≥5ml/min)
完成蛋白质含量换算及含氮化合物分析,配备硼酸吸收液自动滴定模块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