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2
糖果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要环节,涵盖理化指标、微生物安全、食品添加剂及污染物等核心项目。专业检测需依据GB173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等规范执行,重点控制还原糖含量、重金属残留及致病菌风险。通过标准化流程与精密仪器分析,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及消费者健康需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糖果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直接影响保质期)、还原糖/总糖比值(决定结晶稳定性)、酸度(pH值范围3.0-5.5)、灰分(反映原料纯度)、过氧化值(油脂类糖果专属)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 CFU/g)、大肠菌群(MPN法≤3.0)、霉菌酵母菌(≤50 CFU/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零检出)
食品添加剂: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等限量0.1g/kg)、防腐剂(山梨酸钾≤1.0g/kg)、甜味剂(阿斯巴甜≤3.0g/kg)、抗氧化剂(BHA/BHT复合使用总量≤0.2g/kg)
污染物控制:铅(≤1.0mg/kg)、砷(≤0.5mg/kg)、镉(≤0.1mg/kg)、二氧化硫残留(淀粉处理工艺相关)
检测范围
产品类别 | 特殊检测要求 |
---|---|
硬质糖果 | 玻璃态转化温度测定(DSC法) |
凝胶糖果 | 明胶源性鉴定(PCR法) |
充气糖果 | 气泡结构显微分析 |
巧克力制品 | 可可脂纯度(脂肪酸组成GC-MS分析) |
功能型糖果 | 营养强化剂定量(维生素/矿物质HPLC-ICPMS联用) |
压片糖果 | 崩解时限测试(模拟口腔环境) |
检测方法
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
GB 5009.8-2016 还原糖测定(斐林试剂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4789.2-2022 菌落总数测定(倾注平板法)
GB 5009.268-2016 多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 5009.28-2016 防腐剂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SN/T 5438-2022 合成色素快速筛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检测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1mg)
用于精确称量样品及标准品,符合JJG 1036-2008检定规程要求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执行酸价、过氧化值等油脂氧化指标的精准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完成合成色素定性定量分析及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用于香精成分剖析及塑化剂迁移量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重金属元素铅、镉的高灵敏度测定(火焰法/石墨炉法)
实时荧光PCR仪
致病菌DNA快速筛查与确证实验的核心设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晶体结构分布与异物成分显微分析
质构分析仪(TA.XT Plus)
量化硬度、脆性、咀嚼性等感官特性参数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