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7
吴茱萸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质量安全需通过科学检测手段进行系统性评估。本文依据《中国药典》及相关行业标准,重点阐述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分析、重金属残留检测、农药残留筛查及微生物污染控制等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原料药材至成品制剂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吴茱萸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检测模块: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检测(铅、镉、汞、砷、铜)、农药残留筛查(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42种常见农残)、微生物污染控制(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及致病菌)以及理化指标检验(水分含量、灰分测定及浸出物含量)。其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定量分析采用梯度洗脱法建立特征图谱,重金属检测执行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21标准。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不同产地的生药材原料(含果实、种子及炮制品)、中间体提取物(水提物/醇提物)及成品制剂(丸剂、散剂及颗粒剂)。针对原料药材需进行全批次抽样检验(按GB/T 31773-2015执行),提取物类样品需实施关键工艺点动态监测(包括浓缩液相对密度、干燥失重等过程参数),成品制剂需完成包装完整性验证及稳定性加速试验。
检测方法
1. 有效成分分析采用HPLC-DAD联用技术:色谱柱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5nm。
2. 重金属检测执行ICP-MS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内标法校正(铑/铼同位素),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
3. 农药残留采用GC-MS/MS与LC-MS/MS联用筛查:QuEChERS前处理法结合数据库匹配(NIST 2020库),检出限满足0.01mg/kg级灵敏度要求。
4. 微生物检验参照GB 4789系列标准:需氧菌总数测定使用TSA培养基30℃培养72h;沙门氏菌检测采用RV增菌液结合XLD选择性平板进行分离鉴定。
检测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二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配备四级杆质量分析器及动态反应池
3.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具备电喷雾离子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
4.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搭载程序升温进样口及电子轰击离子源
5.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集成比浊法接种模块与VITEK 2 Compact数据库
6. 微波消解工作站:40位高通量反应罐设计,最高控温300℃
7. 超高效合相色谱仪:适用于极性差异较大成分的分离分析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