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6
百部检测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涵盖有效成分分析、有害物质筛查及微生物污染监控等核心指标。本文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体系,系统阐述百部药材的法定检测项目与技术规范,重点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要点,为药品生产企业及检验机构提供标准化操作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百部检测体系包含7大类核心指标:
1.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聚焦百部生物碱(如对叶百部碱、直立百部碱)的定量分析
2. 水分测定:控制药材含水量≤13.0%(通则0832第二法)
3. 总灰分测定:限定无机杂质≤9.0%(通则2302)
4. 重金属残留检测:铅≤5mg/kg、镉≤1mg/kg、砷≤2mg/kg(通则2321原子吸收法)
5. 农药残留筛查: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54种农残指标(通则2341气相色谱法)
6. 微生物限度检查:需氧菌总数≤10⁵cfu/g,霉菌酵母菌总数≤5×10³cfu/g(通则1105-1107)
7. 性状鉴别:包括药材形态、断面特征及粉末显微鉴别(通则2001)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五类样本:
1. 百部原药材:包括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等基源品种的干燥块根
2. 炮制品:蜜炙百部、蒸制百部等不同加工规格
3. 提取物:水提物、醇提物及标准化提取物制剂
4. 中成药制剂:含百部成分的止咳糖浆、颗粒剂及丸剂
5. 进口药材:依据《进口药材管理办法》实施口岸检验
特殊样本需增加相应检测模块:如辐照药材需增测2-十二烷基环丁酮指标(GB 21926-2016)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方法验证体系确保数据可靠性:
1. 色谱分析法
- HPLC-ELSD法测定生物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1%三乙胺梯度洗脱)
- GC-MS法筛查有机磷农药残留(DB-5MS色谱柱程序升温)
2. 光谱分析法
- ICP-MS测定重金属元素(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干扰)
3. 微生物检测法
- 薄膜过滤法处理抗菌性样品(冲洗量500mL/膜)
- MPN法测定耐胆盐革兰阴性菌(TSB培养基培养24h)
4. 传统鉴别法
- 显微鉴别观察草酸钙针晶束特征
- 薄层色谱法比对生物碱斑点(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氨水)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符合ISO/IEC 17025要求的设备系统:
1. 分离分析设备
-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DAD/ELSD双检测器)
- Thermo ISQ7000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EI源电子轰击电离)
2. 元素分析设备
- PerkinElmer NexION 350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三锥接口设计)
3. 微生物检测设备
- Merck Millipore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智能泵流量控制±2%)
- Thermo Scientific Heratherm高级微生物培养箱(温度均匀性±0.5℃)
4. 辅助设备
- Mettler Toledo XPR206DR超微量天平(读数精度0.001mg)
- Leica DM500偏光显微镜(配备500万像素数码成像系统)
所有仪器均通过计量溯源认证,定期执行OQ/PQ验证并保留完整校验记录。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